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代晋恺烈士和女友合照 > 第一四四八章 蒙坑二合一(第2页)

第一四四八章 蒙坑二合一(第2页)

午后时分,长孙肥率军追上姚平的大军。但姚平兵马急行,派出弓箭手拖后袭扰。长途奔袭的长孙肥兵马疲惫之极,加之对方兵马人数庞大,没有把握取胜。故而长孙肥决定等待拓跋珪的骑兵抵达之后再发起进攻。

正因如此,姚平兵马得以继续前进二十余里,于未时末抵达柴壁县城。柴壁是属于姚秦的边镇小城,和乾壁遥遥相望。虽是边镇城池,但城廓巨大,占据河岸之地,背靠汾河,颇有地利。姚平的兵马迅速进入城中,方才松了口气。总算是有了可据守的城池。对方骑兵一时之间是没有办法了。

长孙肥的骑兵也在城东扎营,虎视眈眈的看着姚平的兵马。天黑之后,拓跋珪率领四万骑兵赶到,顿时将柴壁团团包围。

姚平在城头再一次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骑兵兵临城下的恐怖景象。当晚他便派一小队骑兵从南城冲出,向姚兴大军求援。而魏国骑兵似乎并不在乎这一小队的骑兵的冲出,甚至没有派兵马去追杀,任其离去。

对姚平而言,能够进入柴壁城池之中是幸运的。但是,这种幸运也只是暂时的。对方骑兵起码五六万人,柴壁小城如何能守得住?城池虽背靠汾河,坐落高地之上,地势颇优。但这同时也是一个牢笼。兵马所携粮草本就不多,已然所剩无几。柴壁城其实已经是一处死地,必须要让大军前来接应,否则恐怕插翅难飞。

拓跋珪的骑兵大军于城外扎下营盘。攻城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攻城器械还在后方,起码要六七日才能抵达。更何况从作战战术的角度而言,这正是拓跋珪等人之前所制定的围城打援的最好时机。

正因为如此,拓跋珪才任由那十几骑突围而去,因为他知道,那是搬救兵去的兵马。

当晚,拓跋珪做出决定,明日亲自率三万骑兵前往南边的蒙坑,等待对方的增援兵马的抵达。那蒙坑在河谷平畴之地的南边,距离南侧入口只有四十里。对方援军只会从蒙坑北上,因为那是必经之路。就在他们必经之路上等着对方。一旦露头,便发起攻击。

拓跋珪也不怕被城中所困的兵马看见自己领军南下。因为他们就算知晓计划,也无法通知援军。再想派人突围出去,那是绝无可能的。拓跋珪更不怕因为自己率军南下,对方便会孤注一掷的出城进攻。留下的三万骑兵足可让有这种想法的敌军粉身碎骨。三万骑兵,理论上可当十数万步兵。城中之敌最好不要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为好。

一夜过去,次日上午,号角声呜呜作响。柴壁城中的守军还以为对方要攻城。姚平飞驰来到城下,奔上城头观瞧。却见对方大队骑兵正在号角声中一队队的往南进发,而并非要发起攻城,顿时紧皱眉头。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诱骗我们出城作战么?”狄伯支道。

“你想的简单了,我怕他们是要南下,迎战陛下所率的援军。”姚平沉声道。

狄伯支倒吸一口凉气,忙道:“啊?那要赶紧禀报陛下,让陛下做好准备啊。”

姚平皱眉道:“做什么准备?陛下所率兵马强悍,兵力近七万,难道怕他们么?我倒是认为,这是件好事。他们要阻挡陛下兵马前来救援,双方必有一战。只有陛下战胜了他们,我们才能脱险。”

狄伯支轻声道:“那……陛下若是败了呢?”

姚平猛然转头,瞪着狄伯支咬牙道:“那我们便是死路一条。”

……

蒙坑,位于汾河以东,乔山以西的一条平畴沟壑之地。盖因河川洪流冲击而成。东西宽两里,南北长数十里。

从关中之地北上,要通过三百里的平畴谷地入雁门关的话,此处便是入口,也是必经之地。因为东西都有群山河流阻断,对于大规模行军而言,必经于此。

拓跋珪的大军从柴壁出发,只用一天时间变抵达蒙坑这片沟壑要地。拓跋珪下令兵马于沟壑之中扎营休息,以逸待劳。扎营的地点选择在了距离南入口二十余里的地方。这么做自然是拓跋珪故意为之。他不希望堵住入口之地,而让对方援军无法进入蒙坑。他需要的是对方进入这片平畴之地,深入其中,然后发起攻击。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自己骑兵的冲锋杀伤力,给予对方重创。

吓跑对手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歼灭他们。

蒙坑以南四十里外,姚兴率领的七万大军正在连夜北上。不久前,柴壁突围出来的骑兵已经禀报了姚平大军被围困在柴壁的消息。姚兴得知之后,心急火燎,命令大军连夜赶路北上援救。

之前行军慢吞吞的,现在却要急行军救援,姚兴心中后悔之极,也焦虑之极。

夜半时分,兵马抵达蒙坑入口。前方斥候传来消息,发现了敌军的踪迹,就在沟壑二十里外。因为天黑,无法探知对方的具体人数,只知道敌军军营篝火万千,星星点点绵延不绝。估算一下,人数起码数万。

姚兴当即命令停止前进,命兵马原地休整,在蒙坑入口做好警戒防备。同时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建忠将军王多进言道:“陛下,魏军据蒙坑之地,以逸待劳。我大

军不宜深入。蒙坑之地地势平坦,利于敌骑兵冲锋。魏军的企图正是等我们进入蒙坑然后发起进攻,我们不能上当。”

积弩将军姚良国却道:“陛下,我不同意王多之言。我大军前来正是要接应柴壁兵马,敌军意图乃是阻止我们,我们若不入蒙坑,焉能达到目的?这一战无可避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