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把桌子一收,去厨房刷碗,陆桐也跟了进来。
“来,我帮你。”
“可别,您是客,你还是陪着我奶喝茶说话吧。”
“嗨,什么客不客的,按你爸的话说,这跟自己家一样的。”说着,陆桐挽起袖子,凑到水池边,拿起一个盘子。
李乐一琢磨,这是有话说,“嘿嘿,谢谢叔。”
“还客气。”
水池边,一人刷,一人擦。
“小乐,前几天,国镁那边,黄老板,递了话过来,要收购百信剩余的股份。”
李乐拿着抹布的手微微一顿,看向陆桐,笑道,“叔,这不正和了当初的预判?”
“可不。”陆桐也乐。
“那,黄老板怎么说的?”
“怎么说?表达了强烈的意愿,说这是强强联合的最后一步,为了更好的协同发展,共创未来。”
“什么价码?态度咋样?”
“比正常价位低了一半不止,至于态度,那位爷的做派,呵呵呵,话里话外透着过了这村没这店的意思,那股子霸道劲儿,隔着电话线都能冲人一跟头。”
“哈,共创未来?这话从黄老板嘴里说出来,听着怎么那么像请君入瓮,那套打不过就买的作风,看来是玩上瘾了。现在上市了,兜里有钱了,腰杆更硬了,胃口更大,不过,低了一半儿?”
“嗯,”陆桐拧开水龙头,冲了冲盘子上的泡沫,“价码另说,不过,倒是比咱们预想的时间早了不少,之前觉得怎么也得明后年的,这看着,急了点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当然急。”李乐声音压低了些,“今年在红空上市成功,黄老板手里握着大把的融资,弹药充足得很。”
“上市,圈了钱,下一步要干嘛?不就是给资本讲故事,画大饼?讲什么故事?规模,市场占有率,门店数量。”
“这是资本市场最认的硬通货。他得迅速把规模做上去,报表才好看,股价才能撑得住,后续的融资才能源源不断。”
陆桐点点头,“没而且你看他最近的动作,紧锣密鼓的。南边对上甬乐,那是志在必得,听说谈判都到了最后阶段。”
“北边又开始筹谋大钟,那也是他眼里的一大块必须要吃下来的肥肉。这是要一统江湖,把国内几大区域龙头都纳入国镁的版图,打造一个真正的帝国。”
“嘿嘿,”李乐擦好一个盘子,放到橱柜里,“在这种战略扩张的关键时期,任何一块短板他都不允许存在。”
“百信这30%的股份,就是他商业版图上的一块飞地,一块不属于他完全掌控的区域。”
“对他来说,就像眼里的一粒沙子,不彻底拔掉,他寝食难安。尤其这时候,后方必须完全稳固,不能有任何变数。才这么迫不及待,想用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把这块飞地彻底消化掉。”
陆桐拧上龙头,甩了甩手上的水,“当年卖那30%,是战略需要,还有咱们虚晃一枪,借你搭的桥,抬了抬价,让他多出了点血。”
“我本来想着,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真要是价码能给个差不多,就算卖他个人情。可这一张口,就拦腰给价,而且态度,听着。。。。。虽说百信数码现在部分主营正在收缩,但品牌、渠道、尤其是那几个核心地段的自有物业,都是实打实的价值。”
李乐看着陆桐眼中的不满,递过去一条干净毛巾。
“霸道,是强势不就是他的作风?他现在也应该能琢磨过来味儿来了,不过他这套顺昌逆亡的收购逻辑,不是每次都能奏效的。”
“特别是现在,面临多线作战,既要布局甬乐大钟,还要应对输宁这种级别的对手的竞争,战线拉得很长,资金压力、管理压力、舆论压力都不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