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钢铁冶炼设备,还有像酒精生产设备、食品加工设备等等,好多也需研究、定制,缺人才啊!不然抽调人专门负责研究便好。
当然了,能碰见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也说明他们在踏实干事儿,所以成果也不少,其中最亮眼的,便是造船方面的成果。
有林家重金投资的原因,也不缺用心干事的功劳,像通用驳船,已经设计定型,经试验,挺成功的,一个拖船拖着十几条驳船,在长江上跑一趟,那运力简直了。
其他船型也有成果,数款不同规格的内河船,都设计乃至建造出了试验船,而像各小艇、顶拖船、客船等等也皆如此。
而像后面追加的特种船只,如各类军用警用艇,加工驳船趸船,趸船码头,油驳等等之类,也在研究资源倾斜下,拿出不少成果。
余下企业工厂,又以造车方面成绩比较亮眼,类似二八大杠的自行车已经量产,各类型三轮自行车也开始铺货。
初代摩托车也量产,虽然有点简陋,像两轮摩托,看着就像大号自行车,但总归造出来了不是,虽然其产量还比较有限。
而且摩托车种类可不少,像边三轮、正三轮,载货载客三蹦子,甚至还有重载三蹦子,市场对这些产品还挺看好,预定不少。
至于汽车,以t型车为原型的初代产品也已研制定型,只不过国内供应链还没搭起来,不少零部件依赖进口。
虽因银价等原因,进口零部件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并没有选择大规模进口生产,只是采买一些,小规模生产并投入市场。
不过,汽车车型却是不少,主要体现在使用不同燃料上,分出了很多车型,相互之间,还可更换增减不同组件,实现不同燃料的转换。
除去轿车,在大车方面也有一些成果,主要布局卡车与巴士,造肯定还造不出来,目前具备的,主要是改装优化的能力。
像是将卡车,改装成载客巴士,给卡车换发动机、改车厢,主要是去除车厢、改短底盘、换装更大马力发动机等等,将卡车改拖车,用于拖拽运输重型部件,服务于工厂建设。
造车进度能这么快,一个是资金投的不少,另一个,便是林默买下的那批废工厂,其中有不少,与车辆有关的小工厂。
虽然技术一般,在竞争中也倒闭了,但总是有技术的,且设备这些相对齐全,研究研究,林家便整合了资源,算是实现了重新投产。
当然了,跟技术老旧也有很大关系,像t型车,已是二十多年前,汽车产业的早期产品,而那些小厂,不少仿造的也是它。
t型车大获成功,仿造者肯定不缺,尤其其销量庞大,导致零部件这些供应充足,小厂很容易获取,那仿造些类似车型,也能吃点市场,不过伴随经济危机,这些小厂也最早倒下并被淘汰。
除了船和车,轻工发展也非常迅速,也就是成衣、成鞋,橡胶制成品等等,生意也都非常不错,但因银价影响,利润受了影响,所以并未能达到预期。
至于食品加工行业,目前发展较好的,主要是精米及米制品,另外便是同他弟林恒合作的零食业。
先说精米,准确说也不应该叫精米,而是机制米,用碾米机所碾出来的米,卖相比传统脱壳出的米,成色更好。
林家收稻、碾米后分装成袋,再以运营的品牌发售,因质量稳定且价格公道,再加上营销宣传,卖得非常不错。
至于米制品,就是用碎米、陈米及产量大但味道欠佳的稻米,加工成米粉米线这些商品,当然,这是市场上本就有的,不过林家实现了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除纯米制品,还有混合了其他杂粮的此类制成品,因其价格更低廉,但精心加工后,味道大为改善,市场反响非常不错。
而零食业,产品可谓五花八门,从爆米花、米花、脆饼等膨化类的食品,再到薯片薯条等油炸食品,还有豆干等豆制品,种类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