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样在城市过上乡镇超市物价那样的超丰富的生活而不是非常拮据的抠抠搜搜?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它触及了现代城市生活的核心矛盾之一:高成本与高质量生活的平衡。
想要在城市过上“乡镇物价”水平的丰富生活,核心思路不是“抠搜”,而是“智慧地分配资源”:将乡镇级的消费模式(低成本、自给自足)与城市级的资源和信息优势(丰富性、便利性、数字化)相结合。
以下是具体可行的策略,分为“道”与“术”两个层面:
一、思维模式篇(“道”):转变消费观念
1。区分“价值”与“价格”:城市里为你付费的不只是商品,还有便利、环境和即时性。你要做的就是主动剥离这些“溢价”,为价值本身付费。
2。用“时间信息”换取“金钱”:乡镇物价低的部分原因是大家时间成本低,可以为了便宜几毛钱多走一里路。在城市,你可以用手机(信息)代替腿脚(时间),高效地找到低价。
3。定义你自己的“丰富”:丰富不等于“无限选择”,而是“拥有自己真正喜爱和需要的东西”。杜绝被城市的消费主义裹挟,只购买能真正提升你幸福感的物品。
二、实战策略篇(“术”):在哪里买&怎么买
1。逃离“即时性消费”,拥抱“计划性采购”
·核心战场: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
·蔬果肉禽:这是价差最大的品类。每个城市都有大型批发市场(如bJ的新发地、广州的江南市场)。即使不去批发市场,也有很多针对市民的二级农贸市场,价格远低于超市。周末进行一次集中采购,足够一周消耗。
·干调粮油:批发市场的米面粮油、调料、干果等,都是成袋或大包装购买,单价可以媲美乡镇。
·替代方案:社区团购线上买菜App
·利用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平台。它们直接链接产地或批发商,今天下单、明天到附近自提点取货。价格极具竞争力,完美复刻了“乡镇成本结构”。
·策略:将80%的生鲜食品采购从超市转移到批发市场和线上平台。
2。破解“包装税”和“品牌溢价”
·购买“散装”或“简装”商品:超市里精美包装的零食、杂粮、糖果价格高昂。可以去大型仓储超市(如麦德龙、山姆的部份商品)或专门卖散装食品的店,自己用容器分装,价格低很多。
·拥抱“白牌”和“本地品牌”:不必一味追求全国性知名品牌。很多本地品牌或超市的自有品牌(如永辉的“馋大师”、盒马的“盒马工坊”),品质相当但价格低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