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息事宁人的退让并未换得当地人的支持。
而新的元佑二年,随着章惇,章直,王厚的大胜,国内经济制度重新确立,元丰变法的继续,大宋正国力蒸蒸日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新收取定难三州上,章越又废银州而改为银川城,全力经营横山。
同时元佑二年年末,辽国因变法失败,又爆发大饥。
见高丽已有蠢蠢欲动之意,辽国也被迫免除与高丽的岁贡,以求全力南面制宋。
同时宋朝也派出使节绕过高丽,通过倭国绕道与女真联络。
元佑二年,十一月。
郊祀大典。
残月挂在天边。
无数火燎下,见得大庆殿前的广庭已肃立如林。导驾官身披玄端礼服,手持金节立于丹墀两侧。
百官鸦雀无声,袍袖间露出的指尖冻得发青,目光钉在紧闭的殿门上,半个月前左相章越刚在都堂签定对辽议和国书。期间宋辽并未停歇,两家都是边打边谈。
此刻大庆殿前空气中仿佛还滞留着烛火燃尽的焦味。
此刻宫漏滴答声中,远处传来内侍尖利的唱驾声传来。
天子赵煦的步辇自宣德门缓缓而出。他踩着伏地宦官的脊背踏进玉辂车,风卷起御道积雪,玄色仪仗旗猎猎翻飞。
玉辂行至景灵宫,皇帝在漫天渐起的雪沫中行三献礼。
燎炉里新焚的香樟木索然青烟袅袅而腾。
礼官诵祝文的声调言道:“……恭惟昊天,眷命有宋……扫清四夷。”
供奉在神座前的党项降表随风哗哗地翻动。
御驾转赴太庙时,东方天际已透出蟹壳青,太祝刚捧出太祖佩剑时,殿外突然传来瓦当坠地的碎裂声,大雪开始倾覆而下。
仪仗在暴雪中挪至朱雀门,卫卒铁甲上积雪盈寸,融化的雪水顺着甲叶流下。
见此一幕,天子顾语道:“雪兆丰年,这雪是好事,但就是不及时。”
章越则道:“风雪愈大愈见陛下诚心。”
天子点点头道:“这是朕登基后第一次主持大典,但盼能一切顺利。”
……
朔风怒号,大雪翻飞。
至太庙时,雪势愈加猛烈,及至二更天仍未休止。
天子遣御药院官阎守勤、阎安中至章越斋房传讯。阎守勤叩问道:“陛下问询司空:雪若不停,明日仍此风雪交加之状,则郊祀大礼,当何以行之于郊外?”
章越目光穿透窗外的雪幕道:“郊祀大礼在后日!天道循环,断无后日不晴之理!”
语气笃定,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