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和庞安终于走出了白狼山,当他们看到视野尽头那高耸入云的玉门关城墙时,心中的激动和感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们再也无法抑制,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
庞德尽情地宣泄着内心的情感,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他的哭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仿佛是对这段艰难历程的倾诉和悲鸣。
过了好一会儿,庞德的情绪才逐渐平复下来。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庞安,声音略微沙哑地问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
庞安深深地叹了口气,满脸愁容地回答道:“进山之时,西凉铁骑接近四十万人。可我刚刚统计完人数,发现已经不足二十万人了。其中有两万人受到了永久性的创伤,即便是活下来了,也不能够继续服役。”
庞德听到这个数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丧考妣。他呆呆地站在原地,仿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气,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那巨大的伤亡数字。
“大王把一百万西凉铁骑托付给我,我却带着二十万残兵败将逃回玉门关。如此丧师失地,我还有何颜面去面对大王?不如死了算了。”庞德心如死灰地说道,他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自责。
庞安见状,连忙上前一步,紧紧抓住庞德的肩膀,用力地摇晃着,大声说道:“大帅不可!兄弟们还需要你啊!更何况你得活着回到玉门关,给大王一个交代。你的生命已经不再属于你自己,唯有大王,才有资格处置你的生死。”
庞安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庞德的心上。他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虽然这次失败让他深感愧疚和自责,但他还有责任和义务去面对大王,去承担这一切后果。
庞德绝非贪生怕死、逃避责任之辈,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毅然决定暂且放下寻死的念头。
庞德风尘仆仆地赶回玉门关,心急如焚地寻到马超,将白狼山战役的详细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他。言罢,庞德毫不犹豫地跪地请死,以谢罪于阵亡的将士。
马超闻言,如遭雷击,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是好。若不惩处庞德,实难给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一个交代;可若真要将庞德处死,无疑是自断一臂,于军不利。
就在马超左右为难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马腾突然发话了。他不紧不慢地说道:“令明啊,你这一去,不仅丢弃了百万大军的装备和辎重,更是让我西凉铁骑损失八十余万,难道就这么一死了之吗?”
马腾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马超的心上。他如梦初醒,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马超当即站起身来,一脸严肃地对庞德说道:“令明,你犯下如此大错,死不足惜。但念在你往日的功劳,我可以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限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务必找回我们所损失的资源,或者给梁军造成双倍的损失。若任务未能完成,休怪我军法无情!”
庞德心知肚明,自己已无路可退,只得领命而去。
然而,马超深知以目前的兵力,实难在短时间内对白狼城发动反攻。于是,他又对庞德下令道:“在你完成任务之前,需设法拖住秦子玉的进攻,绝不能让他轻易得逞!”
庞德深知正面阻击梁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果断决定将所有力量都集中在破坏梁军的后勤补给线上。
他将目光瞄准了秦子玉负责的粮道,这可是梁军的生命线。一旦粮道被切断,白狼城的近百万梁军就会陷入粮草断绝的困境,日子必然会过得异常艰苦。
负责后勤保障的萧何心急如焚,他深知问题的严重性,赶忙找到秦子玉商议对策。经过深思熟虑,萧何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抽调两万陌刀军,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专门应对潜伏在白狼山中的西凉铁骑。这样一来,双方就能形成针尖对麦芒的态势,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梁军的后勤压力。
然而,秦子玉对这个方案并不乐观。他认为西凉铁骑在白狼山一带经营已久,可谓是地头蛇,而陌刀军团虽然实力不俗,但要想彻底解决西凉铁骑这个心腹大患,恐怕并非易事。
见秦子玉对上策不太满意,萧何紧接着又说出了中策——坑杀俘虏。他分析道,只要将那二十万俘虏全部处死,梁军的粮草危机自然会迎刃而解。
但秦子玉想都没想就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在他看来,这些俘虏可是不可多得的青壮劳动力,他们不仅可以为梁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还能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将他们坑杀,无疑是自断一臂。
萧何见自己的中策也被秦子玉否决,无奈之下,只得献上了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