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叶轩指出了问题所在,并警告可能会产生长远影响时,朱元璋嘴上依旧强硬:
"别国仅是一众蛮夷而已。
"
"如何能够匹敌我大明?"
"无论何时,我大明各项实力都高于它们。"
"即便是颁布海禁,我们的航海技艺依旧凌驾番邦之上!"
叶轩虽口头上随声附和,
心里却又感慨:
当前大明确实在诸多领域超越其他国家,但随着后来国际格局发生变化,外国凭借弯道超车技术发展起来,而大明及以后朝代继续实施类似海禁法规,这才引发后来一系列不良事件发生。
凡事都需要从全局考虑长远规划。
实际上,经过叶轩的一席点醒,朱元璋心中已然清楚此令的缺陷所在,但他内心却无法克服这一障碍:
"那么那些商人怎样?”
"要是放开海禁让他们去经营,岂不是任由他们肆意妄为?我们还怎么管理?”
想到这些唯利是图且剥削百姓之人,就满腔愤懑情绪溢满脸庞。
源于寒门经历,他对商业阶层格外排斥。
在他观念里这类人为富却缺乏仁心甚至敢于在国家危难时刻发灾难财货。
故长期以来推行重视农业打压商业方针。
并且直接禁止商贾家庭后代参与科举取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笃信如果不设置海禁约束,势必导致这些奸商与官方抢夺外贸利益,皇族优势将遭到削减分割。
看着朱元璋满脸憎恶状,
叶轩暗想:
到底他对商户存在何种刻骨恨意?
随即回言道:
"商人重利益没错,可同样起到激活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加速整体繁荣速度。"
“何为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