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此,一众藩王与百官,又都是目瞪口呆。
随即,便是一片哗然。
要知道。
虽然明朝有五等爵位,但从明朝建国之初,便一直封赏的都是公爵、侯爵、伯爵,但却是从来没有出现子爵、男爵。
哪怕是有子爵、男爵,也都是追赠!
现在,突然出现一个子爵,还是要给一个商贾?
一众官员,顿时不能接受。
“陛下,那沈庄只是一区区贱商,如何能享受我大明子爵之福泽啊?”
“陛下,万万不可……”
这次,一众官员,都是真心实意的劝阻。
“沈庄虽为商贾,但所做之事,皆为善事。今年北方大旱,沈庄带着海贸商会,从交趾陆陆续续,运回数十万石的粮食,交由朝廷赈灾。
另,寻回玉米与番薯,此种社稷大功,朕若是不封赏其子爵,朕又该如何封赏他?
难不成,朕要给其封官?”
“这……”
百官,再次一怔。
封没有什么实权的子爵,又或者,去封一个官位?
“陛下,只是区区一卑贱商贾而已,哪怕是陛下给他赏他一些钱财,他都会感激涕零!”
朱棣脸色一沉,“尔等是想要劝阻朕,有功少赏,或是有功不赏?”
“陛下明鉴,微臣等人,绝无此意!”
一众官员急忙说道。
“是啊,陛下,微臣等人只是觉得,区区一贱商,若……”
“行了!”
朱棣直接不耐的摆了摆手,说道,“为我大明立下如此大功,不能赏其官职,那便封其爵!
若不然,朕有功不赏,岂不是昏君?”
“另,培育玉米与番薯的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已经为我大明培育良种十来年,让我大明粮食产量一直在增加。
如此社稷之功,朕也不可赏,便与那沈庄一般,都为子爵!”
“郭家四位迪功郎,都封其为子爵?”
礼部尚书郑沂,有些不敢确定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