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奇才也免不了自大的毛病,真是可惜了!”
宋礼连连摇头,惋惜不已,心中也在不断斟酌,这份策论到底要给一个什么样的名次。
要论文章的精彩,给个二甲前三不成问题,可要加上那些狂妄犯上之言,取消他的进士身份都不为过。
要么给个很高的名次,要么定个三甲最后,宋礼犹豫不决。
一旦给个高名次,皇帝要是追究犯忌之言,那自已可就晚节不保了,当年的刘三吾就是一个例子,更何况自已马上致仕了,可不能在这个时侯把牙磕掉。
可要给个低名次,万一错过了一个治国大才,岂不是损失,也毁了别人的一生,万一朝廷再给自已安一个偏私的罪名。
“老大人,不如点个二甲之末吧!”
李马劝道:“陛下用人,论才不论德,且不说此人德行如何,单论这策论中的治国良策,若能为陛下所用,倒也是为国为民,二甲之末,既肯定了他的才学,又不至于因犯忌之言而埋没人才,就算陛下追究,咱们也有个说辞。”
宋礼听了李马的话,沉思良久。他知道李马说得有道理,可心里还是有些顾虑。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皇帝身边的老朴走了进来,说道:“宋大人,李大人,万岁让杂家来问个话,殿试大考的文章批改完了没有,如果没改完就继续改,不着急,如果改完了,就送到尚书房御览。”
宋礼心中一紧,来不及多想,立即将所有试卷整理到一起,按照优劣归拢。
李马将这份试卷随手塞进优等之末,说道:“老大人,如今试卷已呈给陛下,是福是祸,就看陛下的意思了。”
宋礼轻皱眉头,暗自叹息,实不知该作何处置,唯有如此行事,不论陛下作何看法,切不可给自已招来祸端。
……
到了下午!
宋礼带着李马等人,将整理好的卷子全部送到了尚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