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影厂职工家属楼,下了班的张梁刚一打开家门,就隐约听到卧室里传来啜泣的声音,最关键的是这个声音他很熟悉,是自己的妻子发出的,这让他不由得心中一惊,三步并作两步的冲进了卧室。
进屋之后,张梁看到妻子汪婧竹哭的梨花带雨,两个眼睛肿得跟桃子似的,他不由得问道:
“婧竹,你这是怎么了?”
汪婧竹指着自己面前的杂志,声音哽咽的抽泣道:
“梁哥,这些孩子……这些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
张梁先是一阵错愕,随即是哭笑不得。他一直知道妻子是多愁善感的性子,当年哪怕是看到他拍的电影,都会共情,这也促成了两人最终走到一起。
张梁憋着笑,走到了妻子面前,轻抚着他的后背,哄劝道:
“好了,不哭了,先去做饭吧,让我也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能让我媳妇儿哭成这模样。”
张梁和汪婧竹都是华夏老一代的电影工作者,张梁出生于一九三三年,因为家在本溪的缘故,年仅十五岁的他参加了四野三师的宣传队,从此走上了文艺的道路,开国大典的时候,他以军鼓手的身份参与其中。
一九五五年,张梁受到了长影厂的邀请,参与到电影《蕫侟睿》的拍摄,从此一炮而红。
经过几年的合作,他于五九年正式调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并且在六二年通过在电影《哥俩好》中的精彩演绎,成为了第二届大众百花影帝。当然,那时候还没影帝的说法,都称呼最佳男演员。
张梁的妻子汪婧竹一九五二年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电影动画科毕业,被分配到了八一厂动画科工作。每个女人心中都有着英雄情结,所以她和张梁很自然的走到了一起,于六一年结为夫妻。
一九七二年,这对伉俪应邀调入珠影厂工作,正式移居羊城。汪婧竹转岗成为了编剧,而张梁也移居幕后,成为了一名副导演,最近他正投入到电影《枫树湾》的拍摄中。
趁着妻子做饭的间隙,张梁捡起了妻子刚才看的文章,从头看了下去。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一看就拔不出来了,与书中的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情。
第二天,张梁夫妇与珠影厂沟通后,专程去了一趟魔都,主动联系了《魔都文艺》编辑部,希望可以拿下这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把它搬上大荧幕。
然而因为小说在全国的一炮而红,惦记影视改编的,可不止他们两口子不管是上影厂还是北影厂,都在打这部小说的主意。
最主要的是张梁虽然深耕电影多年,可是作为导演,他只能算是还未出师的新人,没有代表作给他背书,所以没可能拉到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