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向部下们宣布此事,如何处理坚决反对者,可以向杨丞相提出什么条件……
很快,城头上就像是出现了一对堆砌的雪人儿,还挺有夫妻相。
是夜,一连三封箭书射进了大宋的军营。
从城头是无法把箭射进军营的。
这显然是金兵从城头上用筐缀了人下来,趁夜跑到宋军营盘外,向里面射出的箭书。
三封箭书一枝被巡营宋兵当场捡到,一枝在次日一早太阳升起后才被发现。
至于第三枝箭,射到了一顶营帐的上面,直到拆卸营帐时才发现。
杨沅看到箭书,脸上便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还有九天便是正旦,大宋,即将收复它久违的国都!
……
正旦前第六天,杨棠和那懒朔风献城,杨沅接收汴梁城。
三天的准备时间,也嫌仓促了些,但杨沅已尽能地让宋军盔鲜甲亮、军容齐整。
比起当初灵壁大战后,他在宗阳宫前举行献俘礼时,这支兵马的队列稍嫌不够整齐,但冲天的杀气,却丝毫不逊。
十二门大炮,充当了礼炮,隆隆炮声中,旌旗猎猎,大军入城。
城头,金国的大旗被扯下,宋国的龙旗缓缓升起。
其实从三天前杨棠和那懒朔风决定投降,并且最终控制了全城时,就可以易旗了。
但,杨沅是个讲究仪式感的人。
他的这个仪式感,当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给进城的将士们看,给城中的百姓们看。
果然,尽管一天前,城中百姓就已知道守城的金军要投降,大宋将光复汴梁,还是因为这种隆重肃穆的仪式感,而热泪盈眶。
三十多年前,汴梁沦陷。
今时今日,汴梁城里中年以上的百姓,对这段历史还是记忆犹新的,他们如何不泪如雨下。
战马嘶鸣,铁甲铿锵,宋军将士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进入开封城。
金军已按要求,列队投降。
他们的刀枪,放置在一起,在御街上堆如小山。
杨沅身穿黑漆顺水山文甲,腰悬长剑,骑一匹乌骓马,宛如铁铸的战神。
当他的大旗飘扬进入御街两侧无边无沿的人群眼中时,那人潮便呼啦啦地跪了下去。
“杨丞相!杨丞相,王师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