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主动献国,就好过被逼禅让了。
赵惇是脑子有些糊涂了,被赵恺一说,一下子清醒过来。
他欣然道:“不错,不错,这皇宫大内,待的真是叫人难过啊,朕……想念住在恭王府的日子了。”
赵恺苦笑一声,道:“官家,还是先回宫安歇吧。今后几天,朝野中必有反应。
到时官家不要急躁,不要惊慌,凡事都有臣帮衬着呢。”
赵惇点点头,刚要举步进入寝宫,一名小内侍便一溜烟儿地赶了来。
“官家,都察院樊江,有实封奏状!”
赵惇和赵恺一听,不禁相顾愕然。
都察院的?
实封奏状?
他要干嘛?
不会是要弹劾杨丞相今日无礼吧?
好叫人担心!
“实封奏状”,就是指不通过进奏院或中书门下等中枢机构的审阅,直接进呈给天子的奏章。
这类奏章,通常是涉及绝密、紧急军情、弹劾重要官员等内容,必须由天子亲自拆阅的。
赵惇心生畏惧了,甚至不敢看,他悄声对赵恺道:“皇兄,你来看吧。”
赵恺无奈,只好接过奏疏,上边果然写着“实封”二字。
但凡有这个字样,进奏院不得拆阅,任何官员不得截留,必须原封递送。
小皇帝和庆王赵恺压根儿没想过这是“请九锡”的奏状。
因为……才刚观潮结束啊,谁有这般效率?
不料,拆开那奏章一看,赫然就是一份“请为丞相杨沅加九锡之礼表”。
赵恺默默地把奏表递给赵惇,赵惇看完,惊喜道:“来的好快!”
赵恺心中有些好笑,也有些悲凉。
官家啊,就算你巴不得立刻卸了这名不符实的皇帝身份,也不用如此惊喜吧?
赵恺苦笑道:“官家以为,是否明发各部,让百官议论?”
赵惇想了想,问那小内侍:“樊江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