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难以控制。
既然能够向朝廷借粮,那么自然也可以向当地的土司们借。
毕竟,贵州各地的卫所,还有将近两百余万石的军粮库存,以及土司们辛苦积攒下来的上百万石私粮。
至于秦王的俸禄是否足够偿还这些债务,刘璟根本毫不担心。
因为他深知,秦王如今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甚至连他的爵位都已经保不住了。
那么,以秦王的名义所打下的这些白条,最终肯定会如同废纸一般,被一一作废。
至于秦王欠下的这些债务最终会由谁来承担,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在接过征南将军大印后,傅友德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
他深知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于是立刻派遣手下召集所有民夫。
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关系到整个军队的生死存亡,所以傅友德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他亲自率领着亲兵,还带上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傅正和傅让,一同前往目的地。
父子三人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平坝卫附近的天龙堡和镇远卫附近的镇宁粮仓借粮。
由于傅友德现在是三军主帅,身负重任,他不能轻易离开贵阳,以免影响军队的指挥和调度。
经过深思熟虑,傅友德决定选择离贵阳最近的天龙堡作为借粮地点。
一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二来以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威望,即使不借助秦王的名义,平坝卫的指挥使也肯定会给他这个面子。
事实证明,傅友德的判断是正确的。
他的这一决定非常明智,使得整个借粮过程异常顺利。
不到三天的时间,傅友德就成功地从天龙堡的粮仓中带走了足足二十万石的军粮,为大军缓解了一定的压力。
然而,他的两个儿子傅正和傅让可就倒霉透顶了。
他们满心欢喜地前往镇远卫借粮,本以为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带回足够的粮食来缓解军中缺粮的困境。
可谁能料到,他们竟然空手而归,一粒粮食都没有借到!
更糟糕的是,他们在镇远卫指挥使顾成那里,不仅遭受了冷遇,还碰了一鼻子的灰。
顾成对他们的请求毫不理会,甚至还对他们冷嘲热讽,让傅正和傅让感到无比的尴尬和难堪。
傅正和傅让这两兄弟可谓是白跑了一趟,不仅一无所获,还闹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
他们心情沉重地回到营地,却正好撞见了刚刚刷完马桶、出来放风的李文忠。
李文忠一眼就看到了傅家这哥俩,只见他们垂头丧气,一副无精打采、没脸见人的模样。
李文忠见状,立刻高声喊道:“嘿,老傅家的两个小崽子,快到这边来,我有话要问你们呢!”
听到李文忠的呼喊声,傅正和傅让顿时如遭雷击。
他们刚刚才给老爹丢了这么大一个脸,现在又被李文忠当众叫住,这可真是让他们无地自容啊!
两兄弟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永远不再出来见人。
于是,傅正和傅让对视了一眼,默契地决定装作没有听到李文忠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