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临安十二月夜 > 第933章 海纳百川大结局(第5页)

第933章 海纳百川大结局(第5页)

杨沅也不奢望他能找到一个办法,让这个大帝国千秋万世。

他只希望,这个帝国存在的更久,而且能充满活力。

否则变成一个僵而不死的老家伙,也只是任人鱼肉,留下无尽屈辱。

因此,在他执政期间,他便努力地寻求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平衡。

既然集权与分封各有优劣,能否找到一种让它保持微妙平衡的办法呢?

政治制度,杨沅基本上就是在内阁和六部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了。

而做为军事制度,隋唐时期的府兵制优点是兵农合一,避免了军阀化,但后期战斗力直线下降,衰落的厉害,明朝的卫所制,与之相似。

要说对于军权的控制,还真是以宋朝最强,但是战力衰败和军费高昂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杨沅经过反复琢磨,最终制定了调兵权归中央、将领轮换、军队分析、财政控制等诸般手段相配合的制度。

如此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军队的忠诚,又能更好地维持战斗力。

但杨沅认为,制度是一方面,一个老大帝国长期处于稳定中,它就必然渐渐走向腐朽。

而制度,其实也是极不可靠的,后来的统治者如果想改,也只是一动念的事儿。

所以,得主动给自己找点麻烦,让它能一直保持活力。

于是,通过以上办法加强了中央权威的同时,杨沅又对边陲地区,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

历朝历代,对边疆地区的地方政权,都会赋予相对较多的自主权,这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

而杨沅不是,他在坚持文官流官制和武将轮换制,以防止地方割据的基础上,赋予了边疆地区更大的军事自主权,充许他们向外扩张。

战功,可以用来换取更大的权力和地位,战利品也划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再加上荣誉制度,即开疆拓土者树碑立传等措施。

如此一来,边陲地区无论文武,都不仅仅满足于治下的安定了,而是两眼发绿地看向了外面。

二十年的时间,大夏帝国便如强汉盛唐时一般国力昌盛了。

西部和南部,从陆地上不断地蚕食、扩大着帝国的版图。

东部在望洋兴叹一阵子后,从杨沅口中知道了大洋彼岸的世界。

于是他们开始热衷于建造远洋巨舰了。

唯有北方,并没有向北进行太多扩充。

实在是地广人稀,抢下来了对于这些地方府来说也毫无意义,

经常走上一天,连人都看不到一户人家,实在是没有动力去进行武力扩张。

所以,驻守北方的这些文武官员,渐渐把目光瞄向了陆地相连的高丽,以及只有一道海沟相隔的日本。

此时的高丽王已经是王从杨,杨沅获悉这一消息后,也只是要求他们,对一向恭驯的高丽,如果拿下,可循云南之例。

云南此时就已正式纳入大夏版图,做为驻边番王,可以世袭,但其治下官员,也是朝廷委派的流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