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工商局长赵立志亲自组的局,饭店经理早就预留了最里面那间唤作“牡丹亭”的雅致包间。
包间内,吊扇悠悠转动,送下略带凉意的风,驱散了暑气。
墙壁上挂着描绘江南水乡的工笔画,角落里还摆着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环境确实比几年前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主位上的赵立志,年近五十,身材微胖,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短袖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官场笑容,既显亲和,又不失威严。
他身旁作陪的是副局长王海,一个精干的中年人,眼神锐利,话不多,但每每开口都能切中要害。
而这场宴会的核心,无疑是坐在赵立志右手边的苏青靡。
苏青靡年纪虽轻,但坐在那里,姿态从容,言笑晏晏间自有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
她并未刻意张扬,但无论是点菜时对海市本帮菜如数家珍的熟稔,还是交谈时对政策风向、市场规律的精准把握,都让在座的几位体制内人物暗自心惊。
“赵局长,王局长,这次百货大楼的项目,真是多亏了二位领导的大力支持。”
苏青靡端起眼前的橘子汽水,笑意盈盈,“我以茶代酒,敬二位一杯。青靡年轻,许多地方还需要前辈们多多指点。”
赵立志哈哈一笑,举杯相迎:“苏同志太谦虚了!你们年轻人有魄力,有想法,愿意来我们海市投资建设,这是好事!
我们工商部门,就是要为你们这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保驾护航嘛!”他刻意在“民营企业家”这几个字上加了重音,这在几年前还是讳莫如深的词汇,如今却已能摆上台面,时代的变化,尽在其中。
王海也举杯附和,语气沉稳:“苏同志的计划书我看过,非常详尽,眼光也很超前。那块地皮,交给你们来开发百货大楼,我们是放心的。只是这后续的审批、管理,还是要严格按照规定来。”
“这是自然,”苏青靡从容应道,目光清澈而坚定,“王局放心,我们一定遵纪守法,规范经营,争取成为海市私营经济的标杆企业。不仅要赚钱,更要为海市的繁荣出一份力。”
席间,话题从百货大楼的规划,聊到海市未来的发展,再到全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苏青靡总能适时接话,引经据典又不失风趣,偶尔提及几个来自“后世”的超前概念,引得赵立志和王海连连点头,眼中欣赏之色愈浓。
她身边的鹤南玄,虽大多时间沉默,但偶尔补充几句,往往能直指核心,显露出深厚的学识和见识,让人不敢因他的年轻而轻视。
这顿饭,可谓是宾主尽欢。酒足饭饱之后,夕阳的余晖已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
饭店门口,苏青靡、鹤南玄与赵立志、王海握手道别。
“苏同志,以后在海市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我。”赵立志临别前,压低声音又补充了一句,这算是一个分量不轻的承诺。
“多谢赵局长,一定少不了要麻烦您。”苏青靡笑容得体,分寸掌握得极好。
看着苏青靡几人坐上那辆拉风的军用吉普车离去,王海才轻轻叹了口气,对赵立志道:“老赵,这苏青靡,不简单啊。年纪轻轻,这份气度和见识,绝非常人。”
赵立志望着吉普车消失的方向,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何止不简单。她背后的人脉和能量,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
与她交好,对我们,对海市,或许都是一桩好事。这个百货大楼项目,我们要重点跟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