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女主角有谁 > 第1681章 大梁朝堂风云人物许少聪(第1页)

第1681章 大梁朝堂风云人物许少聪(第1页)

此时的词宋已全然不见方才的苍白虚弱,他指尖琉璃金才气如活泉般流转,凝而不散,落在旁人眼中竟泛着玉质光泽,眉心那抹淡金莲影早已隐入皮肉,唯有他自身能感知到莲瓣旋转的温润。

葬天并蒂莲的恢复力堪称逆天,这还是他首次主动催动其本源生机,短短数息间,那因牵动亿万法则而崩裂的神魂便被乳白生机补全,甚至借雷劫道韵的反哺,周身气息比往日更沉凝如渊。

他足尖轻点地面,身形已飘至张文隆身前,稳稳托住对方拱手的手腕,指尖相触的刹那,两股温润儒气如两滴清水相融,泛起细碎的金色涟漪,将张文隆周身未收尽的半圣威压悄然抚平。

“张老先生不必多礼。”

词宋眼底含着浅笑,声音温和却透着不容推辞的笃定,目光扫过身旁攥着胡须的张老丞相,又落在眼眶泛红的张书之身上,“您是张丞相的亲叔,更是我同窗书之的长辈。更何况,我们同为大梁文人,同为天元大陆儒家薪火,您为天元大陆镇守边关半生,以身退敌、以躯守土,我不过是为您拂去道途上的尘埃,这本就是分内之事,何谈感谢?”

话音落下,他掌心溢出一缕淡金才气,轻轻拍在张文隆手背的儒衫纹样上,那缕才气顺着纹样渗入,让张文隆周身半圣道韵愈发温,。

张老丞相闻言连连点头,霜白胡须因激动颤成一团,眼角的皱纹都笑开了,枯瘦的手在袖中攥得紧紧的:“小友说得极是!如今我叔叔重归半圣,咱们大梁的文人,总算要扬眉吐气了!”

张书之更是上前一步,腰身弯得几乎与地面平行,淡青文气在周身凝成规整的儒礼纹路,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炽热:“多谢词宋兄了。”

不多时,丞相府的膳厅已备妥晚膳。紫檀木膳桌案上,青瓷碗碟盛着精致的菜肴,温一壶陈年花雕,酒香混着菜香漫开,驱散了雪夜的寒气。众人移步至此落座,张文隆虽刚晋半圣,却无半分架子,主动为词宋斟酒,玉色才气掠过酒壶时,竟让温酒的暖意更添三分。

酒过三巡,词宋放下酒杯,指尖轻叩桌面,目光望向张书之:“书之兄身为当朝丞相,日日浸润朝堂,不知近来大梁朝局可有新变?三日后我与文隆先生赶赴镇西军,需先摸清朝堂根基,方能安心行事。”

张书之闻言放下筷子,神色沉了几分:“何止是新变,说是天翻地覆也不为过。自赢天陛下崩后,朝堂经历了一场彻底的大换血。”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赢天陛下在位时,为将权柄尽数握于掌心,不惜打破‘儒将共治’的旧例,提拔了一大批只会阿谀奉承的佞臣——这些人无才无德,只知盘剥地方、构陷忠良,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如今老王上赢崇复位,头一件事便是整肃朝纲。”

张书之续道,指尖在桌案上划出一道分界线,“那些紧附赢天的奸佞,查有实据者论罪下狱,贪墨较轻者流放边荒,连带着几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勋贵,也被削去了爵位。如今朝堂上虽显空疏,却总算清透了些。”

“清透?未必。”

张老丞相突然开口,枯瘦的手指摩挲着酒盏边缘,霜白胡须垂在碗沿,语气满是沧桑,“老夫看着如今的朝堂风气,倒觉得与赢天刚登基时如出一辙,都是新帝上位,大肆清洗旧人,提拔亲信填补空缺。只是赢崇提拔的是老成持重之辈,赢天当年提拔的却是趋炎附势之徒。”

他叹了口气,目光飘向窗外的雪色:“说起来,赢天本是块好料子。早年亲政时,他力推‘科举革新’,打破世家对仕途的垄断,又整饬军备,逼得西楚三年不敢犯境,有野心,有魄力,也有识人用人的眼光。

可就是太贪权了,坐稳皇位后便怕旁人分走权柄,先是削去几位老帅的兵权,再是打压儒门,最后竟引仙人入驻,甘愿为爪牙,一步步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膳厅内一时寂静,只有窗外风雪拍打窗棂的轻响。

张文隆举杯打破沉默,灯影在酒液中漾开一圈金光:“逝者已矣,多说无益。如今王上虽无治国安邦之心,却有一统天下之志,再加上有你和书之在,总能把歪掉的朝纲扳回来。”

词宋望着杯中晃动的酒液,“赢天的教训,恰是‘权欲蚀心’。朝堂如文道,根基在‘公心’而非‘私权’。可惜赢天致死,都不知道这个道理。”

说罢,他举杯与众人相碰,酒液入喉,暖意与豪气一同在胸腹间翻涌。

“说到清臣,倒有个人不得不提。”

张书之放下酒杯,先前谈及朝局的沉郁神色消弭大半,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欣赏,“如今朝堂最出挑的新锐,便是刚接御史台印信的许少聪。这青年虽是初入中枢,却深得老王上信赖,连我这丞相都要让他三分,他递的奏疏字字如刀,劈的全是吏治沉疴,半分情面都不留。”

“许少聪?”

这三个字刚撞进耳中,词宋持杯的手猛地一顿,杯中之酒不受控地漾出杯沿,在紫檀木桌案上凝成点点金斑又迅速消散,他眼底满是错愕,连眉峰都拧了起来,几乎以为自己听岔了,“你说的,是许少聪?”

张书之被他这反应逗得失笑,指尖点了点桌案:“正是他。他和你年少之时一样,流连酒肆、呼朋引伴,看似玩物丧志,实则许家世代忠良,他自小在老王上膝前长大,王室典籍、朝堂卷宗从没落下,只是藏得比谁都深。”

他掰着手指细数功绩,语气愈发郑重,“上位三月,先上《轻赋疏》,减免边境三州半年赋税,那些逃荒的流民不到一月就归了乡;转头又推‘均田令’,带着御史台清查世家隐瞒的千顷良田,全部分给无地农户。起初满朝勋贵联名反对,结果秋收一过,粮税比去年涨了两成,国库银库都堆得溢出来,那些反对的声音自然就哑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