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小孩兴奋地跑到正对着御花园的栏杆前,从缝隙里看出去,“好好看呀先生。”
楚九辩走到他身边站定,望着满园红梅落雪,笑道:“确实好看。”
“要是舅舅也在就好了。”
随着秦枭距离京城越来越近,小朋友提起舅舅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
楚九辩失神一瞬,才笑道;“快回来了,等他回来咱们再来这里看。”
“嗯!”
小朋友双眼晶亮,小脑袋重重点了点。
站得高,便看得远。
百里鸿瞧见院外宫道之上,小祥子正随着一顶软轿朝这边赶来。
“先生,是安淮王到了。”
楚九辩应了声。
百里鸿仰着小脸看他,问道:“先生,咱们为何要允许安淮王带谋士入宫呀?”
他瞧见了轿旁跟着的那位老者,对方年纪应该不小了,这般天气该在家里待着才是,何必折腾?
楚九辩看着那软轿,道:“此前河西郡之事,应该不是安淮王的本意,咱们今日就瞧瞧这位蒋先生是如何‘辅助’他管理封地的。”
百里鸿仔细想了想他说的话,有些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听先生说过,这位安淮王百里明是他的堂兄,才十八岁,与他一样年纪小小就大权在握,很容易被人影响。
之前河西郡洪涝,舅舅手中没有粮食,就问百里明借,但对方趁火打劫想要河西郡的管理权。
但现在先生说这件事应该不是百里明的本意。
所以,百里鸿得出结论,应该就是这个蒋先生影响了安淮王的判断。
就像有人看他年纪小,就想忽悠他一样。
不过他有舅舅和先生在,他们都教他如何独立思考,很多时候,只要是他提出的想法和意见不是坏事,舅舅和先生就都会放任他去做,不会一味地控制他。
所以,百里鸿知道舅舅和先生这样的才是真为了他好。
就是不知道那位蒋先生,是怎么教安淮王的。
软轿在院外停下,百里明下了轿子,理了理衣袍后才走进院中。
楚九辩带着百里鸿在椅子上坐下,问道:“还记得要说些什么吗?”
小朋友拍拍小胸脯,道:“放心吧先生,朕都记得呢,”
有脚步声从楼下传来,楚九辩偏头看去,百里鸿也跟着去看。
楼梯口处,一道清瘦的身影绕过屏风走上前来。
那是位三十多岁的男子,留着两撇胡子,一身藏蓝色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