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他们至少不用担心被平台方限流了。
……
接下来的日子,陈妍和团队进入了疯狂的工作模式。
他们在日本各大招聘网站发布广告,招聘条件很简单:女性,18到35岁,形象气质佳,善于沟通,会用手机和电脑。
工资很诱人:底薪加提成,只要肯努力,月收入轻松过百万日元。
很快,就有大量的日本女孩子前来应聘。
有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有在便利店打工赚不到钱的兼职人员,也有想多赚点零花钱的家庭主妇。
陈妍亲自面试了每一个人,她不看学历,不看背景,只看两点:第一,形象是否上镜;第二,是否有表现欲。
“你为什么想做这份工作?”陈妍问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
“因为……因为我想赚钱。”女孩有些紧张,“我喜欢买衣服、化妆品,但打工赚得太少了。”
“那你会不会对着镜头说话?”
“应该……应该可以吧。”
“好,你被录取了。”陈妍笑着说道,“明天来公司报到。”
就这样,一个星期内,陈妍就招募了五十多名女孩子。
然后,她开始培训她们。
培训内容很简单:如何开直播,如何展示产品,如何和观众互动,如何引导下单。
“记住,你们不是在卖产品,你们是在和观众交朋友。”陈妍在培训课上说道,“日本的家庭主妇们每天都很孤独,她们需要有人陪她们聊天。你们要做的,就是陪她们聊天,顺便把产品推销出去。”
女孩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还有,千万不要害怕镜头。”陈妍继续说道,“把镜头当成你的闺蜜,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只有真实,才能打动人。”
培训了一周后,第一批女孩子开始正式上岗。
一开始,效果并不理想。
日本人不习惯这种销售模式,很多观众进入直播间看了几眼就退出了。
但陈妍没有气馁,她让女孩们继续坚持,同时不断调整策略。
“你们的日语太正式了,要说得随意一点,接地气一点。”
“展示产品的时候,要让观众看清楚,最好能切开让他们看看里面。”
“价格要反复强调,让观众知道我们有多便宜。”
慢慢地,观众开始多起来了。
先是几个好奇的家庭主妇进入直播间,看到女孩们展示新鲜的大蒜和洋葱,而且价格只有超市的一半,忍不住下了单。
收到货后,她们发现质量真的很好,于是又推荐给自己的朋友。
就这样,通过口口相传,陈妍的网络销售团队慢慢积累起了第一批忠实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