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忍不住又问:“这报纸到底写了什么?怎么有这么大威力?”
李叔摇摇头:“唉,上次省晚报那事,教训深刻啊。这些笔杆子,真不能小看。他们写的东西,保不齐就递到哪个领导案头了。领导们日理万机,很多时候了解下面情况,不就是靠看这些内参、报纸吗?随便批几个字,就够咱们跑断腿的。”他顿了顿,看着市委大楼,“走吧,先去小会议室,于书记召集开会,就是商量这事。”
我们俩并排走上市委大楼的台阶。大楼门口的地面是水磨石的,拖得锃亮。进门大厅两侧墙上挂着两幅装裱好的书法作品,左边是“实事求是”,右边是“敢为人先”,墨迹饱满,带着一股正气。大厅正中央,摆着一尊黄铜铸的老黄牛雕塑,这是于伟正书记上任后特意请人打造的,说是要提倡老黄牛精神,雕塑打磨得光滑,肌肉线条清晰,低着头,一副奋力向前拉犁的样子。雕塑后面,是一个巨大的立体宣传栏,红色绒布上镶嵌着“为人民服务”五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绕过宣传栏,才是电梯厅。四部电梯静静地运行着。我和李叔走进其中一部空电梯,电梯门缓缓关上。
狭小的空间里只有我们两人。李叔双手叉着腰,眉头紧锁,叹了口气:“这次,看来是躲不过去了,得动真格的。”
我心里也没底,问道:“李叔,真会那么严重?毕竟田嘉明在抗洪抢险中是立了大功的。”
李叔看了我一眼,目光深沉:“朝阳啊,功是功,过是过。现在上面如果要彻查,田嘉明把子弹给社会人员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这件事,当初是我下了大力气,按老办法操作,把它暂时捂住了。如果这次被定性为是市委、市政府有意隐瞒真相,集体舞弊,那追究起来,可就不仅仅是田嘉明一个人的问题了,恐怕从市里到县里,一大批人都要跟着受处分。”
这时,“叮”的一声,电梯稳稳地停在了七楼。电梯门打开,楼道里铺着暗红色的地毯,脚步声被吸走,显得格外安静。这一层是市委常委和主要市领导办公的楼层,比其他楼层更整洁肃穆。
小会议室在楼道尽头。我们推门进去,里面已经摆好了长条会议桌,桌上铺着墨绿色的绒布。每个位置前都放着白色的陶瓷杯垫。正中间的位置,桌上立着一个牌子,写着“于伟正”。、
我和李叔找了位置坐下。又低声交谈了两句,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是于书记的秘书林雪。她朝我们这边微微点头示意,然后走到会议室角落的柜子前,拿出暖水瓶,又从茶叶罐里取出茶叶,熟练地给我们俩的茶杯里泡上热茶。茶叶在开水中缓缓舒展,热气袅袅升起。
我趁她倒水的功夫,低声问:“林雪啊,于书记现在在办公室?”
林雪一边小心地放下暖水瓶,一边轻声回答:“朝阳县长,于书记一直在里间打电话,从接到消息就没停过,一直在向省委领导汇报解释田嘉明这件事。”她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轻轻摇了摇头。
我点点头,看来于书记承受的压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大约过了十分钟,副市长郑红旗、宣传部部长白鸽、平安县委书记孙友福等人陆续沉着脸进来了,各自找位置坐下,互相之间只是用眼神或点头示意,没什么寒暄。
这时,林雪又拿着一块姓名牌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于伟正书记座位牌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写着王瑞凤。我心里暗道:看来瑞凤市长也要来参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一点十分,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几乎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终于,门被推开。市委书记于伟正率先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代市长王瑞凤、市委秘书长郭志远,还有市政府副秘书长晓阳。
晓阳、表情严肃,她进门后快速扫视了一圈会场,目光在我脸上短暂停留了一下,带着些许担忧,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于伟正书记走到主位坐下,其他人也按照惯例,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于书记坐下后,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在郑红旗和李尚武脸上停顿了一下,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红旗同志,尚武同志,你们两个的位置坐错了嘛。”
郑红旗和李尚武闻言,立刻站起身,调整到了于书记一侧座位。于伟正书记看起来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歇斯底里,他脸色虽然严肃,但整个人显得很沉稳,只是眼袋比平时更明显些。
“都到齐了吗?”于书记问了一句,声音平稳。
林雪赶紧上前半步,低声报告:“书记,东洪县委书记丁洪涛同志还在路上,马上就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