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庆突然就小脸儿微白,把张大象都吓了一跳:几个意思?这是看到大早上抢金店的了?
金店开门都挺早的,毕竟不是特殊日子,也不会有人扎堆过来团购。
每年的好日子就那么几天,所以开门做生意,能守一个是一个。
不过张大象挑的店,是张家一个姑姑开的,之前就打好了招呼,说过来买黄金。
“哎哟,阿象来这么早的啊?”
“姑父吃过早饭了?”
“早就吃过了,赶紧过来等你。”
张家的那个姑姑还没来,她丈夫倒是早早到了,外面停着一辆封窗的运货商务车,车壳上的露水滑落,形成了一条条带着污渍的痕迹。
“听说你黄金要的多?”
“不多不多,就要几根金条,马上走的。”
“那还好,不然我就要去边上几家先借一借。”
做姑父的邀着张大象进来,因为张大象没有介绍李嘉庆的缘故,他也只是点点头。
“二两一根,纯金的。”
“来一斤,五根吧。”
说着,张大象将一只挎包放柜台上,拿出五沓钞票,然后拆了其中的一沓,抽了一半出来,让姑父去点钞机上清点。
不多时就听点钞机哗啦啦作响,姑父问道:“要盒子装起来吗?”
“大盒子就算了,小盒子,再拿个塑料袋。”
“下次再照顾照顾生意啊,只要提前说,多少黄金我来想办法。”
这一点倒不是吹牛逼,眼前这个姑父也是当了很多年兵的,而且是在剑南南道一呆就是九年,退伍后就开了金店。
他老丈人是二行的,早先在暨阳市电镀厂做车间主任。
张大象也要喊一声爷爷,只不过并不住乡下,而是住在城东,一年到头见不到两次三次的。
在张大象的记忆里,也就有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祭祖,是个逢十的周年,这才算是在乡下连着好些天认识了一下谁是谁。
跟电镀厂的这个爷爷比起来,亲爷爷张气恢身为第二化工厂的厂长,居然说没让自己儿子也开个“开张吃三年”的门店,还是太有追求了一些。
难怪大行二行的“读书种子”们不带三行的玩,不在一个精神层次上。
将一斤金砖塞包里直接带走的时候,李嘉庆还处于一种震惊中。
等浑浑噩噩跟着张大象走出去一段路,她才猛地反应过来:真抱金砖啊?
原来买黄金是论斤的,不是论克……
一定是妈妈传授的知识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