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颂宜对于皮影有了解,但和专业的比起来,还是明显不够看的。
尤其是泰山皮影,有别于其他皮影,一台戏最多只要两人。
必要的时候,一个人就能撑起一台戏。
她跟着范师傅去了戏馆。
戏开台。
范师傅坐在百幕后的圆凳上,胸前背着扩音器,手中一边操控着木棍,嘴里一边随着动作唱着念白。
脚下踩着踏板。左脚踏板连接着响板,右脚踏板连着锣。
脚踩下去,棒槌也随之落在锣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根据情节需要,还得关注到左手边的鼓面。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拿起鼓槌击打鼓面。如果有的剧情需要,还需打快板。
眼到、手到、心到,缺一不可。
周颂宜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看,一场戏下来,观众掌声如潮。
范师傅从幕后走出,在这个凉爽的秋天,衣服都湿了,满身大汗。
而这就是‘十不闲’的具体体现。
一个人的皮影,也只有泰山这一家了。
*
周颂宜早前接触过音乐学习,不至于到一摸瞎的状态。
可到底是初次接触,又得敲锣打鼓、旁白、操控影人,一系列的动作紧密极了,难免力不从心、手忙脚乱。
勉强唱下一台戏,整个人衣衫汗透。
“不急。”
范师傅乐呵呵的,“你已经超过一大半的初学者了。这东西刚学起来,是挺费劲的。慢慢来,就会看到进步的。”
“嗯。”
话虽如此,周颂宜这几日倒是更加埋头苦干。学不明白的,就大胆请教。
好在学习速度快。学了两个多星期,终于把一套顺下来了。
大体上找不出太大的差错的,小细节磨合到位一点。
再根据皮影情节需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才算勉强掌握了这一技能。
午休过后,周颂宜当着范迟宇的面表演了一番,让对方检查成效。得到肯定后,这么些天的努力,总算是看到了收获。
不过,她目前只是学会了单纯的念白和乐器结合,还没加上皮影的具体操作。
如果加上这些,要想很好的掌握,还得费上一阵子的时间。
忙碌了好一阵子,晚上难得给自己短暂地放了假,给自己点了一份大众点评评分还不错的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