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的演绎,不同派系演绎的方式各不相同。
十六岁那年的冬天,老太太替她搜罗来了皮影人物。漫天细雪,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个人自娱自乐,演完了一场“戏”。
没有技巧,只是情感的宣泄。
十年后,种子发芽。在斩断一切后,彻底长成参天树木。
泰山皮影,一个人的皮影。
周颂宜盯着老师傅的眼,“多一个人,便多了一份传承的希望。”
“和您学习,也是在让我自己进步。”
范师傅眼底欣慰,“我让居策给你副核桃,你先盘盘,练练手劲。光有技巧,没有手劲,也不得行。而且,操控皮影只是泰安皮影中的一部分,要掌握、学习的内容还多着。”
“好。”-
这段时间,周颂宜打算彻底沉下心,将手机扔在一旁。
有时候怕自己看手机,会忘记了时间,因此最开始的几天,特地给自己设置了专注模式。
离开北京之前,也给家里人提过一遍。
话语间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不是特别要紧的事,就不要给自己打电话。因为打了也不一定能接到。
在泰安,人生地不熟的。
当天和范师傅交流沟通皮影制作相关事宜,晚上则一个人在房间里,借月与灯,潜心雕刻。
有别于其他皮影的演绎,泰山皮影表现方式独特,通常只需一人表演即可。
既要操控皮影,还需进行伴奏、演唱和旁白。
这种技艺,便是范老师口中的‘十不闲’。
周颂宜重新过稿,在泰安有别于北京的所感所受。
有了范老师的讲解,对于当地的“石敢当”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这对于皮影操控,是一个不错的开头。
新鲜驴皮刮去皮毛,经过流水浸泡五天后,将驴皮绑在架子上,撑开阴干两周,才能使用。
晚上,她不死心地尝试拿驴皮练了练手。虽然韧劲没有牛皮那么足,但走刀也不轻易。
自己早前制作完工的那套皮影,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也花了大几个月的时间。
这套做下来,怕也少不了多少时间。
最后不得不泄气地停下手头的工作,认清眼前事实,继续盘核桃。
院子里养了只橘猫,月光下,趴在窗台,一下下扫着自己的尾巴。
屏蔽掉了一切外界的联系,不忙的时候,时间变得格外的漫,却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
周颂宜起身,脚步轻盈。
右手继续盘着核桃,探出左手轻轻抚摸着小猫柔软的脊背。
它很温顺,可惜彼此间还没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