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两到三次,主要针对上初中的这批孩子,系统化地梳理一下知识框架,慢慢把基础打起来。只要孩子们愿意,就随时来听。”
昭昭神采奕奕:“过两天我就去镇上,买一些教辅资料回来,大概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一下,趁着暑假孩子们都还在村里,先办起来看看效果。”
贾村长眼前一亮——当地政策规定,初中学籍可以暂时保留两年,这也意味着如果昭昭的补习班有效的话,婷婷那一届落榜的其他几个孩子,也有了再次进入高中的机会。
“这个好!小谢书记,你有什么需要,我们肯定大力支持你!”
覃川也转回头直视她的眼睛:“你什么时候要进城,就喊上我一起,我还能帮你搬点东西。”
婷婷高举左手,声音响亮:“昭昭姐,我可以把我的初中课本都借给你!”
她是再清楚不过,“重返校园”这四个字对她的朋友们是多么有吸引力、又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即的。
高筱慧学手艺的理发店就在一中对面,这次回家前她还悄悄去瞧了瞧她——
女孩的口鼻被口罩遮住,只露出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手上还拿着剪头发用的剪刀,趁带教不注意悄悄溜到门口和她说话——
“婷婷,高中好不好?”
高中当然好,但如果她能亲身体会一下,才是加倍的好呢。
昭昭伸手摸了摸婷婷的头,唤回女孩飘远的思绪:“婷婷,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帮忙宣传一下。”
婷婷骄傲地挺直了背:“放心昭昭姐,包在我身上。”
办补习班的事就算敲定了,昭昭把手头的资料翻到最后一页,谈起了自己的第三个计划。
在村子里摸查情况时,她发现不少老人家会做些竹编、鞋垫等手工艺品补贴家用,由村子里统一采购了拉到镇上集会上卖。
西南多云雨,适合竹叶生长,除了灵山村,附近其他村镇的老人也都会这门手艺。大家编出来的产品也大差不差,所以价格也相差无几——
不然你降一块、我降五毛的,又要把本就所剩无几的利润给扣个精光。
“现在大家卖的产品基本都是同质化的,能不能卖出去全靠运气。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小花样,比如说这个竹蜻蜓、竹艺蝴蝶结和丝带。”
她准备的资料里都有样图,贾村长翻了两眼,很认可地点了点头:“编东西我不是能手,小川组织人看看,能不能行。”
但是卖是肯定能卖出去的——跑市场她是行家,家里有小孩的家长和来旅游的小女孩,向来是最舍得花钱的。
“可以的。”覃川话不多,却非常令人信任。
昭昭听了他的话果然也露出了笑容:“那就好。”
除了拿去集市上卖,昭昭还打算同时上线网店和直播——
组织村里几位愿意上镜的村民轮班,开固定工资,
在镜头前编织。成品直接放到“灵山小铺”这个网店上卖,直播给网店做宣传,网店给直播兜底,直接“产销一体机”了。
贾秀禾皱眉:“开工资倒不是问题,关键是,直播能行吗?”
村里老人家基本说的都是方言,哪怕边做边聊天观众们都听不懂——会有人愿意看几个普通的陌生人做手工,不仅看了、还愿意直接购买支持?
简直是天方夜谭。
已经在好几个世界混成“直播达人”的昭昭轻轻一笑:“您放心吧,现在大家压力都大,就喜欢看这种东西释放压力。”
主播不爱说话?那正好是现成的白噪音。
竹编看起来太复杂?到时候她再找两个小朋友坐在旁边,一步一步跟着学,总能吸引起大家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