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领导:“你们没有经验,不要去灾区,不能够一边救灾民还要一边照顾你们。”
张伟和季青想想也是,他们就是一个文弱书生,想了想说道:“这些物品就是公司里面专门研究出来救灾使用的一些科技,就想过来用这些科技来帮忙。”
而那些带着高科技设备前来支援的员工也没闲着,他们向部队展示了无人机的功能。
“无人机配上电池,可以照明黑夜充当救助灯…无人机可以快速飞到一些交通不便难以到达的区域查看灾情,还没有厉害到这种程度还需要再做研究……”
“红外线眼镜则有助于在废墟中寻找生命迹象。使用的时候有什么不对劲或者是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定要记下来。”
……
张伟等人本来想跟着一起救灾,但是被领导给拦截下来了,他们把一些设备如何使用子弟兵。
~
张伟等人就发现设想是很好,但是真正应用的时候,可能还需要继续更加深入的研究。
就说无人机照明吧,倒是在灾民聚集地很有用处,但是要是有充电的电池,直接拉根电线弄到灯泡上,照样可以照明。
只不过无人机费的电更多罢了,就有一点小小丢脸了。
张伟负责研究无人机,记录自己有点脑缺的设计,就发现很多设计华而不实。
倒是季青一直在研究红外线眼镜,这次倒是在救灾过程中很有用。
~
“小五子,你戴上这红外线眼镜,别忘了最后写一个使用后的感觉,把优点缺点都写好了啊,必须5000字。”
班长接到一个望远镜,据说是腾达总部科技有限公司派下来的大学生们研究出来的救灾物品。
不知道好用不好用,但是吧,用了之后就得写读后感。
班长直接交给了小五子,谁让小五子是唯一一个高中生呢,这种文化的事情就得小五子这种文化人去做。
小五子一张苦瓜脸,他们这一个班10多人,要去下面的村里救灾,村子里面的房子塌的最多。
因为有不少村子住的还是土房,这种情况受灾受难是最严重的。
深夜抵达村庄,百姓们已经在行动救灾了。
然而,深夜救灾最困难,但是被压一晚上,活人也变成死人了。
小五子戴上了眼镜,红外线眼镜在夜晚很有用,肉眼无法看到的情景。
在夜间或低光条件下,红外线眼镜可以帮助救援人员识别热源,如人体、建筑物等,从而更容易找到被困人员。
“班长好用啊,这个眼镜真好用!”
“赶紧救人,我看到了人了!”
小五子戴着眼镜,冲在最前面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灾民,甚至有一些昏迷的人都被找到了。
其他兵看着小五子犹如天助,大家都看一下,班长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班长偏心,这种好东西竟然只让小五子使用。
像小五子这样的情景,在部队各处都出现了,不得不说,科技改变生活,有时候这些科技产品真的能够省工省好多事儿。
这时救灾部队的子弟兵们很快掌握了这些高科技设备的使用方法。
他们带上红外线眼镜,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中仔细搜寻着生命迹象。原本困难重重的搜救工作因为这些设备变得高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