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清拍拍她的手:“你不用担心他,他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我……我哪里是担心他……”桑静榆没有底气地嗫嚅道。
裴霁曦看着二人的互动,又想起方才初学清的话,想来初学清现在做的,就是她自己理想夫君的样子吧。能护她周全,却不束缚她手脚,适时地给她关怀,却不干涉她的决定。
想来,他竟有些嫉妒桑静榆,无论如何,能光明正大地陪在她身旁,看着她在朝堂施展手脚,也能给予恰到好处的支持,也难怪他之前误会她们伉俪情深,这般情谊,怕是一般夫妻都比不来。
吴长逸下达拔营指令后,回来找他们,看到桑静榆放在初学清胳膊上的手,忽得被秋日的阳光晃了眼,垂眸道:“京畿大营似有异动,还有一路未知军队,与他们会和了,初侍郎,你可知是哪路军队?”
“无论是谁,我相信除了这路军队,王将军还会有其他助力,你说呢吴将军?”初学清话里有话,似在暗示,那另外的助力,正是吴长逸。
吴长逸轻笑一声,被猜中的感觉并不舒服,尤其是被初学清猜中,“你们先走吧,我还有事处理。不过终究还是会让定远侯看见,我手下的兵,和你定远军相比如何!”
裴霁曦道:“定远军的长矛,也只对着关外,吴将军手下的兵自然是强得多,内可剿匪,外可杀敌。”
吴长逸哑然,没料到裴霁曦和初学清待久了,竟也越来越像,这讽刺人的功夫竟然如出一辙,这是说他只平过内乱,没护过山河。
桑静榆没听懂他们的哑谜,但恍惚中有些明白了吴长逸的立场。
吴长逸默默看了她一眼,道:“你们入京后,京中定然有许多伤患,就留……桑大夫在京中救治吧。”
言外之意,即便要带桑静榆,也不要将桑静榆带入宫中,在京中救治伤患就好。
初学清点点头,她知道,等吴长逸进城的时候,应是战局已定的时候了,便折身对桑静榆道:“静榆,你先不要进城,待确认城中安全后,再跟着吴将军进城吧。”
桑静榆虽有心出力,但也知道此时她更需要确保自身安全,才能在战后救治更多伤患。
一切乱局,该结束了。
第114章手继续向下,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初学清和裴霁曦赶往京畿大营,主将王飞翎率兵在距京城十里处扎营,却没有正式进攻,似在等着什么。
除了王飞翎,初学清还见到了熟人,正是许久未曾露面的柴富贵,而柴富贵带领的燕雀军,也在营地之中整顿待发。
初学清为柴富贵与景王牵线见面后,料想景王会好好安顿燕雀军,就再未管过燕雀军的事,如今燕雀军竟然成了景王的助力,在众人出其不意之时给出最后一击。
王飞翎是位年过五旬的老将,见到裴霁曦和初学清,未多作寒暄,直奔主题:“今晨早朝后,贤王将众臣困在了宫中,据闻,他甚至把官眷也召进了宫中。形势危急,我计划分三路进攻,我负责泰和门,柴兄弟,你率军走西路负责宣瑞门,可有问题?”
燕雀军和初学清上次见到时已大不一样,如今他们装备精良,战马充足,是谁为他们准备的,不言而喻。
柴富贵毫不犹豫应道:“没问题。”
王飞翎继续道:“至于东路文昌门,”他抬眼看向裴霁曦,“世侄,你的眼睛如何了?”
裴霁曦知道王飞翎的意思,只道:“虽看不清细节,但决不会误军。”
王飞翎不客气道:“那我就把东路军,交给你了。”
初学清心内咯噔一下,京畿大营不可能没有人能率军攻城,王飞翎是要裴霁曦表明态度。王飞翎需要人和他共担风险,而柴富贵有景王信物,裴霁曦是边疆战神,如此三路合作,他才能放心攻城。
王飞翎又看向初学清道:“初侍郎,我率军攻泰和门,泰和门是贤王私兵主力,你可否助我?”
不等初学清回答,裴霁曦抢先道:“初侍郎随我一起,她一介文臣,恐帮不上王将军。”
王飞翎摇摇头:“景王府邸,离泰和门最近,初侍郎是太子的人,景王必定信你,若我们顺利入京,需要初侍郎去请景王殿下。”
初学清知道裴霁曦担心她的安危,她也知道王飞翎是想将她绑在一条绳上,增加筹码,但是这的确是现下最好的选择。
“初某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