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怎么还带警察回来?”
“去去去。”谢四牛烦着呢,摆手赶走他们,“他们上二哥家去的。都赶紧家去。”
李谢村的房子都是黄泥土坯房,家家户户如此,条件好点的有个院墙,大多数院子都是篱笆围的。
贫富差距,几乎没有,日子都一样穷。不对,有那么一两家明显好过,不知道是干嘛的。
谢四牛赶着牛车来到一处房子,在谢昭昭看来,除了位置,看不出来与别家有什么区别。
“你们在外面等会。”
谢四牛停下牛车,他得先和他哥说一声,省的,唉,不受刺激是不能了。
他进去的时候谢家刚吃完饭,家里女人正在收拾桌子,谢老头靠在被子上休息。
“老四啊!怎么这个点过来?吃了没,我刚吃完,让大山家给你盛点,还热着。”看见弟弟,谢老头招呼道。
“二哥。”谢四牛站在炕边,不知道怎么说。
“咋啦?”
“大民闺女回来啦!”
“哗啦!”
屋外传来碗岁的声音。
谢老头坐直身子,“谁,你说谁?”
谢老太也赶紧进来盯着他。
“是大民,你家的老二,大民的闺女。县里的警察送回来的。”
谢老头不信,“那不成,我家大民都死多少年了,咋会突然蹦出个闺女。”
“真的。”谢四牛又重复一遍,“在门口呢,我拉回来的,长的可好啦。一看就没过过苦日子。”
谢老头赶紧爬下炕,谢四牛搀着他哥,“你慢点。”身子抖成这样,再摔了,“大山家,扶着你娘点。”
李铁柱和谢昭昭站在牛车旁边,透过篱笆望着院子,不一会儿,从屋里呼啦啦跑出一群人,最前面的是一对老人。
应该就是她爷爷奶奶。
这么干站着也不行啊,李铁柱领着她,“您好,我是县公安局李铁柱,受战友之托,今天从火车站接谢昭昭小朋友,并送她回李谢大队谢家。”
“同志,屋里说,里面请。”谢大树说道,他是家里老小,没见过二哥,突然听说死了多少年的人有消息,虽然惊奇,但理智还在。
“同志,屋里请。屋里请。”
"屋里请。
好多人啊!
大大小小的,谢家真,人丁兴旺。
孩子多,也意味着家里不富裕。这个时候,农民可没有能挣钱的地方。
“我二哥呢?”还是谢大树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