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这样说,这份地图只存在于远古神话传说中,只能从山海经上面找到一些模糊的痕迹。
而凌姑娘却能拿出详细的航海图来!
好在他心性稳重,心中就算有再多猜测,却没有打算问出来。
锦岁却误会了他的沉默,忙问:“看不太懂是不是?要不要我再画细一点?”
燕九失笑,若是再细一点,估计连天竺国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海域有这些无名岛。
别说是现在这般,就算是再粗糙十倍,放到江湖说是到天竺的海图,也会有无数人不要命地抢。
凌姑娘有一点未变,那就是她对自己拿出的东西有多贵重这件事,一直都是一无所知!
如那本三十六计,如那鱼油火器,那手弩火药,那治瘟疫的青霉素,那些良种、羊毛纺织技术……
还有他手上的两张航海图。若非跟凌姑娘是合作关系,她要万两黄金来买这张图,也会有很多人来抢着买。
呃,仔细想想,她唯一认可了价值的东西,好像是那个‘戾大无穷’的私印。
曾经印有私印卖到一百两一本的,当时不少人叫着抢钱,如今却有人愿意出十倍价来买。
早在两人一路同行去北疆时,燕九就感觉到,凌姑娘是个有大格局,心中有沟壑,举世无双的奇女子。
也是在她的影响下,自己才开始思考燕州乃至整个燕地的未来,才有了和陛下的合作。
如今再细思,他还是小看了凌姑娘。如果说他想一件事,第一个想法是此事对燕家是否有益?
就算是陛下也一样,第一想法肯定是,是否与皇权有益?多少帝王揽着惠民之策,就是因为这些事对天下有好处,但对皇权却无益。
唯有凌姑娘不同,她做事好像从来都是从,这件事是否对天下有利?对百姓有利?反而是她个人的利益,她却不那么在乎。
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样的胸襟、格局、高瞻远瞩,竟然是一个十来岁的姑娘。
燕九觉得,世上若真有神仙下凡,应该就是凌姑娘这样的。
可惜的是燕九夸人就会在心里夸,没有说出口。若把真当面夸出口,保管把锦岁哄成孩子,立码给他画出更详细的航线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岁比他想像的要思考的更多,开拓海上贸易,燕九看来她是为朝廷赚钱,还能解冲土改制引发的内部矜持。
士族权贵看来,是有财大家一起发,在海外发财多好,省得都把目光盯在土地上,届时又打得头破血流。
百姓看来是增加了就业机会,即便海外的低价粮冲击下,农民的粮食价格依旧受到保护。
因为我们副食卖得价格更高,特别是酒。以前因为缺粮朝廷下过禁酒令,现在酒随便酿,高度酒用在医上面,粮食酒在海外同样受欢迎。
则锦岁的最终目地,长期目标提前让我们进入工业时代,让汉人的科技和文明,成为世界之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