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时候在办公楼地下室的弹药库里发现了大量的9mm手枪弹,120师因为是武警部队,装备的就是92G型手枪,和其他部队的装备有区别。
张云龙的爱枪也终于再次派上了用场,不用躺在背包里睡大觉了。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搜索队清点完武器装备后,张云龙就第一时间联系了基地,要求就地补充更新装备。
在得到参谋长的允许后,那些先进的装备配件被一扫而空,尤其是原本就不多的单兵夜视仪,这东西可是打夜战的神器!
但很可惜战前因为种种原因,我军在夜视装备的普及率上远远没达到需求。
许多部队为了保证这种昂贵装备的完好率,干脆放弃了给战士们配发夜视仪!
仅仅有少量用于训练的夜视装备和其它光学设备下发给了部队,绝大部分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的高科技装备都躺在了库房里睡大觉……
这也导致大部分一线官兵其实对于夜视装备的使用是十分陌生的!
因此在前期的抗疫战争中,因为对刚发下来的夜视装备不熟悉,许多部队在与丧尸的夜间战斗中吃了大亏。
现在张云龙面前的桌面上就摆放着一个夜视仪,这种夜视仪并不是很先进,只有一个镜筒,这会导致佩戴后的视野非常狭窄。
但张云龙不在乎,先解决有无的问题,有了就比没有强,可惜的是夜视仪的数量并不多,经过清点只有32套,而且必须佩戴到新式的头盔上。
这点数量连突击队都没法全部装备,张云龙只能分配给最有经验的精锐老兵们。
有些战士还是两个人共用一套,这样可以先让更多的人掌握夜视仪的使用方法。
比如斥候小队就是两人一组配发一套夜视仪,还有现在正在哨塔上执勤的哨兵,每个哨塔分一套,电池管够,每班哨的战士都可以边执勤边熟悉新装备。
张云龙没去管夜视仪,他在陆战队集训的时候学过,也用过,稍微熟悉一下就能上手。
擦完手里的92G零部件后,再熟练地组装了起来,张云龙将一个满弹匣插入了手枪握把。
原来只有2个备用弹匣,这次富裕了,他直接整了6个!整整3个手枪弹匣包塞满了腰间的武装带。
倒不是张云龙闲得无聊,而是他发现很多需要在室内极近距离开枪的时候,手枪比步枪好用,而且9mm的手枪弹打起丧尸来也比5。8mm手枪弹的停止作用更好。
像5。8mm这样的军用手枪弹,在设计之初更多的考虑就是适应现代化战争。
当时我们的主要假想敌是米国军队,那时候单兵防弹衣已经全面普及了,所以军用手枪首先考虑的就是穿甲能力和火力持续性。
基地原来配发的92式军用手枪在穿透力上非常优秀,小口径钢芯弹在近距离打起防弹衣来也是非常给力的,加上20发的容弹量,一线官兵用起来也非常合适。
当然,除了比较糟糕的生产工艺受人诟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