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汽日产的合资模式,看到这份名单中日产汽车占据的半壁江山,皮耶希知道怎么做了,开始了抄作业模式。
对于奥迪抛来的橄榄枝,正在考察其他车企的一汽自然是感兴趣的。
本来奥迪就是豪华轿车,和停产的红旗有一定相同属性,可以作为高级公务车使用。
再一个一汽对于奥迪的未来非常看好,离开了大众,投入到远东这个更大的家庭肯定是更有发展潜力,整个远东系对于奥迪的隐性支持也是大众不能比拟的。
比如亚洲市场,奥迪成为远东系品牌后,在东南亚的销量明显上涨,幅度也较大,奥迪销量翻倍这件事至少在东南亚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既然双方都有意,那么皮耶希的这趟长春之行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耿厂长,对于你提出的奥迪80最新款的生产线不是问题,就是奥迪100的c3生产线也可以谈。
但是我有个要求,那就是今年你们需要订购十万辆奥迪的车型,一辆都不能少”。
参观一圈,坐在谈判桌上的皮耶希丝毫不隐瞒他此次春城之行的目的,就是奔着卖车来的。
合作是一定的,但他是有条件的。
现阶段而言,不管是哪家车企和兔子合作都不会拿出最先进的技术来,但是远东汽车不一样。
皮耶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才敢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对方答应引进十万辆奥迪。
对于奥迪的销量翻倍这件事,皮耶希本来的打算是从全球远东系员工下手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送补贴。
只要是远东系的员工,在奥迪提车都能享受九折的优惠,皮耶希此举和赔本赚吆喝没有多少差别。
这个力度对奥迪来说是基本不赚钱的,可是罗念中说的是销售额,不是利润。
只要不是亏损,利润低点又能如何?
这就和一人一猪各二百斤要同时过一个承重三百斤的桥是一个道理,人家考你的是脑筋急转弯吗?人家考的是思维逻辑、也就是一件事的轻重缓急。
皮耶希的做法显然是杀了猪过桥,先占了位置再说。
至于剩下的猪肉也就是亏损和利润,等客户都稳定了再回来取也不迟。
依靠着这一策略,奥迪以现在的销售业绩来看,翻倍没有问题。
但皮耶希可不是那种解决了困难就沾沾自喜的人,没有了困难咱就制造困难,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不是?
所以销量有了,利润就要成为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了。
“皮耶希先生,你的要求恐怕我答应不了。
首先引进进口车需要外汇,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何况还是这么大笔的外汇,上边不可能同意的”。
耿厂长很为难,哪怕是已经停产的上一个版本的奥迪80售价都要11800美金,十万辆就是11。8亿美金呀,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大部分金额RMB支付呢?”
“皮耶希先生你确定?”耿厂长赶紧追问。
要是可以RMB支付,砸锅卖铁他都干。
国内现在非常缺轿车,尤其是高档点的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