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蔡瑁么?
还是别的什么
军师现在言行举止温文尔雅,知礼节,识大体。
丝毫看不出层受过欺辱的痕迹。
可若未曾受过欺辱,为何会写下如此饱含隐忍、委屈的诗句来呢?
若是受了委屈,那又是何等的念头通达,才能依旧保持今日这般温文尔雅的气质?
军师啊军师,你的过往,究竟经历了什么?
究竟是怎样的事情,造就了如今宠辱不惊,处变不惊的伱?
刘备心中,对诸葛明的过往,充满了好奇……
襄阳,军师府。
从高处归来,诸葛明褪去身上的寒衫,换上了平日里穿着的文士袍。
蔡瑁张允旦夕可平,可曹操大军依旧是一道问题。
如何应对,如何布局,还要思考一番。
取出荆襄两地的堪舆图。
这堪舆图虽是平面,可看在诸葛明的眼里,却是高山沟壑,溪水潺潺。
诸葛明在头脑中模拟出了堪舆图上的所有地势。
哪里适合设计伏兵,哪里应该布下防守。
而哪里又是兵家必争之地,系数在诸葛明的心中。
就在诸葛明聚精会神的查看着堪舆图的时候,书童小跑着来报:
“先生,玄德公到访,已至书房了。”
诸葛明闻言立刻起身相迎。
然而,还不等出门,刘备已经走进。
“主公要来,为何不知会一声?”
“臣回来的匆忙,家中都没备下些酒食。”
刘备摆了摆手,拖着诸葛明的手臂走入屋中,笑着说道:
“军师无需拘礼破费,备今日前来,乃是有些担忧想要说与你听。”
诸葛明心中了然,他知道主公在担心什么。
眼下荆襄已定,曹操大军南下还有些时日。
眼前的危局,乃是江东。
周瑜占据长沙,曹操又曾假借皇帝之名封周瑜与孙权分别为荆州太守和襄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