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时段差异:工作日晚间(18:00-24:00)、周末全时段,各层级单价下调15%。
(三)动态调整机制
-需求导向: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各层级设备使用率,当某层级使用率超80%时,自动上浮价格5%-10%;
-成本联动:根据硬件折旧、电费消耗等成本变化,每季度评估并调整基础价格。
四、技术实现方案
(一)智能硬件系统
1。设备监控:在电脑主机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运行状态、使用时长及硬件损耗;
2。权限管理:通过云平台分配不同层级用户权限,自动限制基础层用户对高性能软件的访问。
(二)计费管理系统
1。自动计费:用户扫码登录后系统开始计时,使用结束自动扣费,支持微信、支付宝等多渠道支付;
2。数据统计:生成用户使用习惯报告,为收费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三)硬件配置方案
层级基础配置扩展配置(可选)
基础层联想ThireM720s无
标准层戴尔OptiPlex7080双显示器、机械键盘
高端层惠普Z8G4工作站4K显示器、数位绘图板
五、运营成本与收益分析
(一)成本构成
项目单位成本(元台)年运营成本(以100台计)
硬件采购基础层4000,标准层8000,高端层硬件折旧:基础层80万,标准层160万,高端层300万
网络与软件500年5万
电力消耗0。8元小时按日均使用6小时,约17。5万
维护与升级1000元年10万
总计-约572。5万
(二)收益预测
假设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