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满月无奈:“我都说了,小六束脩是自己赚的,家里外债是娘还的,又没让你拿钱你着急个什么劲?”
“再说了,小六若能读出个名堂来,我们这些哥哥不也沾光,大河年纪小性子跳脱,只知道到处瞎玩,他是读书的料吗?”
赵氏听不得男人贬低儿子,更是气愤,伸手掐他:“爹生病吃药,我还拿了一百文呢。”
“我是儿子,给咱爹看病不是应该的,当初你家咬死咬五两银子的彩礼,不也是爹娘掏钱,一百文算什么,爹娘养我长大花了一百个一千个一百文。”
顾满月见她说不通,索性来了招:“反正事情已经定了,你说也没用,有本事出去说,看娘不揍你。”
赵氏气急败坏,愣是没办法,她倒是想出去把顾丰年读书这桩事闹黄了,可惜没有人帮她,光凭她自己哪儿有这个胆子。
不管赵氏有多不满,第二天一早,王氏就把孩子拽起来,收拾的干干净净,带着顾满山就出门了。
顾丰年不用大哥抱,坚持下来自己走,路上就在画饼。
“娘,等我读了书给大家买肉吃,还有糖,也许还有点心和蜜饯。”
王氏心知他说的是神仙奖励,笑着摸了摸小脑袋:“好好好,娘等着。”
顾满山被逗得不行,心想弟弟到底年纪小,不知道读书一开始都是花钱,猴年马月才能挣钱。
等到了学堂门口,王氏弯下腰又把孩子收拾一遍,确保头发丝都没乱才罢休。
“沈先生,您在家吗?”
沈先生刚起身,正跟夫人抱怨:“顾家出了事,那孩子就不来学堂旁听了,旁听又不要钱,为什么不让孩子来?”
“读书是长久的功夫,一日不读就生疏,顾家怎么如此短视。”
“顾老爹重伤,留那孩子在家也没用,倒不如放到学堂,我还能替他们看着。”
沈夫人知道他的心思,故意说:“孩子小也能干活,在家帮帮忙也是好的,总不能像以前一样到处乱跑。”
“亲爹出事,那孩子要是还没心没肺的像什么话?”
沈先生痛心疾首:“读书就是正经事,怎么能说没心没肺,再说那孩子是有些天赋的,只因家贫耽误了,多可惜。”
“天底下有天赋却因家贫耽误的孩子多了去,你也管不过来。”沈夫人摇头。
沈先生越想越不是滋味。
他自己读书多年,但因为天赋平平最终只考了一个童生,因此蹉跎半生很是遗憾。
如今来到长溪村教学,沈先生早已放弃科考这条路。
好不容易遇上个有天赋的孩子,沈先生被激起一番爱才之心。
左思右想,他忍不住说了句:“你说,要是我愿意不要束脩,顾家能让孩子来读书吗?”
“既然这么喜欢,你倒不如收为养子,到时候供他读书。”沈夫人没好气的说。
哪知道沈先生一听,居然连连叫好:“娘子,你这主意不错,不如就由你去跟顾家透个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