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退思正式接到offer那天,欣喜地给冯磊打电话:“我通过了诶,通知我下周入职,我找到工作了!”
“怎么样?我说包我身上吧,有我在,肯定能通过的。”
他在电话里小声说,“这样,咱们周六去买点什么,拿给lisa,表达一下感谢。”
“好啊,确实很感谢,感谢你,也感谢她!”
退思那时并不知道,是因为刚好离职了一位春招时进来的应届毕业生,空出了职位;而且她是所有应聘者里,专业最对口,表现最好的。
所以周六,冯磊带着退思,去商场买了Godiva的巧克力,两盒,对退思来说,贵!
回去的路上,她忍不住问:“要买两盒么?”
“要啊,得双数,一盒拿不出手。”
他说。其实是因为,他还有一个人要送。
工作是份正正经经的工作,可惜工资不高,退思坐在房子里计算生活成本,光房租一项,就需要1500元,这样的话,每月相当于给房东打工了。
大学同学群里,她从来不说话,不过看到有人发厦门市的人才房信息,认真研究了一番。入职的时候,等签完劳动合同,特地问相关的同事,“民安区对应届生租房的优惠政策。”
对方扔了个公众号给她,“你点进去咨询吧,里面有。”
所以退思入职培训的三天里,忙着给自己跑租房补贴的事儿,心力交瘁,没想到卡在房东这一关,需要房东出证明材料,房东借口不在厦门,迟迟不落实。她后来才知道,二房东没有房产证,都给不了这样的租房证明。
退思入职一个多月了,这事儿还没办成。她咬牙又交了一次房租,三个月的。实在受不了,已经准备重新找房子搬家了。还是她办公室的师傅崔月琴给她出了个主意,私下告诉她:“咱们公司和高新城有一栋共建的人才房,很近。你可以申请试试,只是数量有限,不容易申请成功,要么看运气,要么有特别醒目的业绩。而且签字要签到董事长那儿,你等三个月转正后,写个申请吧,万一成了。”
她们人资部的办公室在M1三楼,达宇产业园第一栋,后面两栋分别是生产车间和仓库等。公司高层的办公室安排在九楼,高处不胜寒,一楼大厅还设有专用的高管电梯上8、9层。她只在培训期参观时上去过,入职至今,见过最高阶的管理者,就是人事行政总监叶总了。
退思在跟着师傅学习日常工作的同时,在琢磨,不能真的靠运气,得做点儿什么出来,保证自己的申请能通过呢!“琴姐,我想认真优化一下咱们的入职手续和流程,特别关于“住”这一章。你觉得怎么样?”
她把自己初步的想法拿出来和师傅商量,自己入职时遇到的问题、以及厦门市、各区,包括公司在“住房、住宿”这一项上的政策和补贴,“生活成本,其实大头就是房子的问题。”
她总结说,切身体会。
月琴三十出头,正怀着二胎,四个月了,本就没什么上进心,逢人先笑,是公司出了名的老好人。听到退思这年轻人这么有想法,赶忙点头:“行啊,你有心,你来主导,可以分层设计,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包括高管入职、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再有就是基层人员,你来试试吧。”
“哎呀,咱们这个模块最边缘,叶总顾不上咱们这块儿的工作,所以有些事儿没有做起来。兴利除弊,挺好的。”
“考虑信息自动化,咱们IT部的大牛可以给帮忙。”
“等你做成了,我帮你申请个职员特别贡献奖。”
于是退思忙碌起来,平常员工关怀的小活动、每月的生日会,也就是搭把手,她专心搞自己的项目。
这是陈中岩在公司的第四年,他是二代,年轻归年轻,名正言顺坐在副总位置上,负责对外事务,市场、营销、投资等。达宇是个典型的闽南家族企业,董事长是他老爸,总经理是他二叔,一家子全是首脑人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不负责内部管理事务,人员进出不过他的手。不过,新员工培训的结业课,本来有一par是高管寄语,叶总特地过来请他,他摇头表示没空,但扫了一眼递过来的活动方案,名单里锁定出一个名字,垂眸了一刻。
“给大家讲两句吧,达木总说您讲的比他好,让我来请您!”
老叶快四十了,面对中岩,还是一口一个“您”,谁让人家投胎好呢,得识时务。
这公司里,一抬头全是姓陈的总,没法称呼,只好以名代姓,最大的叫:陈董;总经理称呼达木总;公子爷称呼:中岩总。
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