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坐在殿中,抬起手去拿茗碗,手腕不受控制地微颤。他目中流露出隐隐的恼怒,又强压下去,问冯元一,“那东西可准备好了?”
冯元一低声道:“陛下,再想想吧,何至于就到这一步。”
皇帝乍然变色,怒道:“何至于,何至于……你以为朕想这样。”
手里的茗碗滑落,砸在地上。殿中内侍只留了冯元一,他蹲下身去捡起瓷碗碎片。
皇帝余光看见冯元一的头上也是有许多白发,一时有些出神。想了许久,他才又开口“东西呢?”
冯元一将碎瓷片收拾干净,从袖口取出一个薄薄的油纸包放在御案上,“这是前朝太医所留,名为钩吻,服之立死,死后可保尸身不腐。”
皇帝目光定定看着桌上的油纸包,脸上全是哀伤之色,“贵妃倾城之貌,能长保下来也是幸事,日后若是朕有思念……”
冯元一道:“陛下是天子,一言可定天下,叛军只是一时之威,只要将叛军势头压下,朝中大臣也不会逼着陛下处置贵妃和杨家。”
“但愿不到那一步,”皇帝闭了下眼,睁眼道,“贵妃呢?”
冯元一出去,过了片刻回来,“贵妃回去了,我刚才劝了许久,贵妃擦着泪去了,还问陛下龙体是否安康。”
皇帝定定看着殿中某一处,也不知是否将这话听进去。
这样静静坐了一会儿,外面忽然传来宿卫呼喝声,将皇帝惊醒过来,含怒道:“外面谁在喧哗。”
本该回答的宦官并没做声。
冯元一脸色有些不好,正要亲自去门外看看。这时却听见有人口呼“殿下”,随即殿门被推开。李承秉迈步进来,一步一步,走得极慢。
皇帝双眼已有些昏花,耳朵也不及从前灵敏,此时抬眼看过来,只见门前灯光刺目,将来人身影映在地上,高大俊伟,气势迫人,如夜色中匍伏的野兽。
等李承秉走到御案之前。
皇帝勃然大怒,“逆子!你怎么来的……”
原本被看管着的人,不经传报,就突然而至,还是在太极殿中。
皇帝心惊不已,一股冷意从心底漫起来,他朝殿外看去,宫灯摇曳,远处却是黑黢黢的一片,让他看不清楚。
皇帝当年还只是临淄王时,也曾持剑入宫,斩杀当时把持朝政的皇后一党,这才赢得皇位,位登九五,眼下一瞧便有种熟悉之t?感,仿佛岁月流转轮回,只是如今身份已颠倒过来。
皇帝咳嗽几声,面红耳赤,气息不匀,他瞪着眼,直直耵着李承秉,“你要反?”
185?第一百八十五章
◎让位◎
夜色渐浓,东宫。
太子在潘良娣屋中用饭,潘良娣精心打扮一番,命宫女端上酒水菜肴,与太子小酌几杯,又说了一些家中闲话,气氛尚算融洽。可潘良娣悄悄打量,总觉得太子眉宇之间藏着一抹愁色,说话间也有些心不在焉。
等用过饭,漱过口,潘良娣正要问太子是否留下,这时有侍卫匆匆来到门外,还未说什么,太子已是站起身,留下一句“好好歇息,外面有什么动静别作理会”,径直往外去。院内漆黑一片,花木幽深,一队侍卫提灯开道,送太子离开。潘良娣在门前望着太子背影,不知为何,心却跳得厉害。
离开东宫,穿过花园,很快来到靠近甬道的一处殿阁,里面点着灯,晕黄的光芒映在窗棂上,门外几名侍卫守着,太子来到门前,脚步停住,停了一息,深深呼吸,这才推门而入。
殿内有七位官员,身上穿着或紫或红的官服,见太子进来,纷纷行礼,每个人脸色都有些严肃。
太子坐到居中主位上,静忠叫人送来热茶和点心,几位官员却没怎么动吃喝。太子道:“时间还早,诸位还是吃些东西,莫饿坏肚子。”
官员为首正是裴相,太子和他说了两句,态度温和尊敬。
坐了不知多久,原先还有人说话,渐渐便安静下来。突然一阵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太子与裴相几乎同时站起来,余下几位官员神色紧绷,众人来到窗前,不顾寒风冷冽,推窗朝外望去。只见远处有火把如长龙,从宫门涌入,又四散开。黑夜之中仿佛涌动着漆黑的潮水,慢慢将宫廷渗透。便是周围偶有争执打斗,也很快就被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