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知道那手链是她前租客的,到底是特意送给她的还是没来得及带走被她“拿走了”,有待商榷。
老太太的讲究很多,从入住第一天起就带着“主人翁”姿态,上下审视一圈,搬进自己的行李后来不及收拾就先来我们三个的屋巡视一圈,跟我们训话:“可别糟蹋了房子。”
看见我们是年轻小姑娘后满意点点头:“嗯,年轻小姑娘好,不会违法犯罪,住着不惹事儿,我就喜欢你们这样的房客。”
又扫视我们没来得及关上的衣柜,皱眉:“好爱买衣服,买那么多干嘛?”
用卓娆姐的话说就是“很各色”。
我们几个努力忍耐,含糊点点头把她敷衍出去,小梅撇了撇嘴:“还不是被儿子们赶出来。”
这不是恶意揣测,而是听胡同里人八卦。
这片平房原来属于一个工厂,厂里员工们互相认识,还有些没搬走的老住户,所以难免互揭老底。
老太太两个儿子,辛苦一辈子给两个儿子各买了一套房结婚,自己住在一套小房子里。
那楼房在双安商场那片,虽然破旧却是学区房,租出去给学生家长一年可得六万块钱,租住在平房老太太儿子们不过损失一万块钱。
两位儿子都推诿不想赡养她,但又齐齐商议定要把老太太住着的楼房租出去。
一万和六万孰轻孰重,儿子们自然是分得清楚。
所以老太太就这么以六十五岁高龄被儿子们赶到了平房区。
这么看老太太也是个可怜人。
我在乡下见多了老人养大儿子后被赶出来的情况,可是没想到在北京也有这种事。
原来不管在湖南乡下还是在北京,儿子们都一样。
可怜归可怜,但老太太在我们这里没透露出半点可怜,总是趾高气扬自称北京人,窗外屯点大白菜都要提防“被外地人偷走”。
和房东老太太住一起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她讲究很多,早上五点就起床了,在我们窗外悉悉嗦嗦也不知道在干嘛。
再就是时不时就来我们这个房子巡逻一圈,以主人翁的姿态指点我们摆放桌椅。
甚至有天还带着一套桌子、椅子的旧家具带到我们房子:“我那屋放不下了,舍不得扔放你这屋。”
我们赶紧婉拒,房子就这么大,还怎么放呀?
老太太咂吧下嘴,很是舍不得:“那可是我的房子,怎么就放不下了。”
似乎她老人家一直没明白,是租给我们住,不是免费给我们住。
我们几个很看不惯她,但面上仍旧是客客气气,毕竟我们还要租他家房子呢。
最近房租又涨价一波,得罪了房东我们还得换房子,麻烦。
索性就敷衍起来,她说什么我们都“嗯啊”的应下来,做不做两说,索性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混一天是一天。
我最近已经在做阅读了,岑坚跟我推荐了刘洪波雅思阅读,我每天晚上回家后都在做题。
严国栋叫我做个错题本,错误的单词都记下来。
他说这种方法看上去浪费时间,可却是最快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