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尧的声音如平地惊雷,余想迅速撤回目光,仿佛上课发白日梦被抓正行。她原想装出不明所以的模样看李仕尧,然后一问三不知的语气说“没有啊”,又觉得这样掩耳盗铃好笨,于是最后目光轻飘飘地沉下来,她没有说话,身子却慢慢陷入车座。
李仕尧平稳看向前方,说话的语气也很平静,仅陈述事实:“那天在eyran新房,是james炒的虾仁,他一时忘记你不吃葱,拌了葱进去。”
顿了顿,他接着说:“是禹让一个一个挑出来的。”
恰好红灯,李仕尧透过车内后视镜,看见余想安静地窝在座位上,看不清什么神情,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车流车止,红灯跳成绿灯。
“尧仔。”余想的声音很轻,“我不太想说这个。”
…
九月,港大和港理先后开学。
还未进校门,一路有学长搭讪,问余想是否需要帮忙搬行李。
余想一一婉拒,最后在约定的扶梯旁和李仕尧碰面,让李仕尧帮忙将东西搬到公寓。
宿舍申请通道开放的第一日余想就提交了申请,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运气很好地被分配进了新宿舍楼。公寓式,一套房被拆成四间小卧室,中间是共享的客厨。
公寓楼没那么严格的门禁,但李仕尧止步在一楼电梯前。余想给他一瓶牛奶算酬劳,saygoodbye后上楼,在宿舍门口,率先和两名室友打了照面。
饭点时候,室友来敲余想的门,问她要不要一起吃饭,余想应下。往食堂走的路上遇到不少熟面孔,无论真心还是社交礼仪,都免不了一顿打招呼。
室友许淼淼惊叹:“joceline,你认识好多人。“
另一位室友于庭来自林港城另一片区,帮余想解释:“余想是弘正的啦,他们学校念港大很多。”
“什么是弘正?”
“林港城两大国际学校,弘正国际和临明私立。里面的学生都很牛的,又有钱又会玩成绩又好,你之后坐巴士可以在流动广告牌看到他们的录取情况。”
于庭滔滔不绝,许淼淼一脸佩服,余想默默站在一旁,不语。
弘正当然是好学校,可在今天之前,余想不知道原来它在林港人眼里等于这么多标签。
“……听说今年弘正一位,已经被哈麻录了,最后关头跑来我们学校念书。简直浮夸到爆诶,能去念大藤居然还来我们学校……我那天有看见照片,不知是不是p图,照片真的超有型。”说着,于庭转头看余想,“余想,这是真事吗?”
并非故意撒谎,只是余想不太喜欢和别人议论这些事情,不管话题中心是谁。于是她摇摇头,说了个“不清楚”,糊弄过去。
虽然弘正国际进入港大的人多,但是进入院系群后,余想发现几乎没有自己以前的同学——弘正国际进港大的同学,多数往热门专业跑了。
寝室的第四人一直未出现,床位空在那。只能通过寝室人员分配表格,知道她的名字是韩双鹭。
港大很大,大家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开学一周多,余想没有和李仕尧约过饭,也就没在学校里遇见过,毕竟李仕尧学的导演。
而另外一位就不同。
余想有一门微积分课程,和陈禹让在隔壁教室。有一次,她路过隔壁教室,透过敞开的临廊玻璃,无意往里探了一眼,而他确实过于瞩目,轻易就被瞄见。
陈禹让对着一台电脑听课,也可能没在听课,但总归模样看起来蛮专注——哪怕脑子聪明到不用花太多力气,陈禹让也从来不是会在功课上偷懒的人。
余想偷偷收回视线,从那以后每次微积分上下课,她一定从另一边的楼梯上下楼。
week2的周四,余想收到学生会的短信,恭喜她通过学生会面试,周五晚上是第一次全体例会,实际是一个宵夜局,约在烧烤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