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驰喊住对方,递过去两袋包子馒头,低低说话。
村民收下干粮,呵呵笑道:“放心,过两天一准办妥。”
又想:赵弛对水笙真好啊,总托他进城买东西。
这等物对于平常百姓而言太贵了,一辈子用不上,也不打算买。
赵驰为了让水笙开心,居然说买就买,眼都不眨一下。
第29章
对于认字写字,这两天水笙颇为上头。
早早跟小狼沿河边遛了一圈,顺手捡点木柴,接着一头扎进屋内,屁股跟沾在椅子上似地,奋笔疾书,埋头练写。
若非夜里赵弛阻拦,怕他伤了眼睛,只怕也要挑灯苦写,努力把两人的名字写好。
比起写字,他还是更喜欢跟赵弛睡觉。
每天晚上就睡一回,不能让写字耽搁的。
*
日头爬过屋顶,凑到摊子的村民一帮接一帮。
往时正午,面摊生意冷清,赵弛得过且过,不曾想着招揽客人。
这几日,来买吃食的村民只多不少,老的,少的,年轻体壮的,各种各样,男女都有。
只因赵弛新备了几种消暑的吃食。
如绿豆汤,莲子汤,酸梅甘草汤,三文一碗,能尝出浅淡的甜味,颇得众人喜爱。
普通百姓平时很少尝这些东西,进城采买,只买不加糖的,加了糖的价钱翻倍,舍不得呐。
赵弛往里头掺了糖粉,虽然不多,但只要有一丝甜味,就足以让他们惦记。
不止溪花村,另外两个村,同样有人顶着炎热的日头,凑到摊子上喝一碗甜汤消暑解闷。
炎阳盛烈,随处可见村民捧着甜汤,盘腿坐在树荫周围,一边喝一边闲聊,吃干净了再把碗还给面摊。
若想藏碗,赵弛的功夫大家都是亲眼见到的,能把吴三十根手指折断成那样,哪里敢得罪他?
“赵哥,怎么不见水笙啦?”
“天那么热,就你一个人忙活,他上哪儿偷懒去了。”
“不会又在睡觉吧?”
赵弛撩撩眼皮:“水笙在写字,既有勤学之心,摊子的活不需要他做。”
又道:“他的身子需要调养恢复,平日多睡会儿是好事,何曾偷懒。”
村民张了张嘴巴,旁边的人一个手肘戳过来,示意闭嘴。
对方讪讪。
他们不过问几句,开个玩笑。
哪想赵弛平时面冷嘴冷,竟为此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