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说的是,等到秋末,再给水笙多添两身新的棉袄不迟。
*
因着花钱制衣,水笙惦记,便想多出力,让赵弛面摊生意更好。
赵弛素日里冷冷的,有些村民不喜他的脸色,很少在摊子上买东西。
水笙瞧出这点,早上还清凉的时候,去了一趟金巧儿那里。
找到三颗槐树的屋舍,果然看见金巧儿在缝补衣裳,用的正是赵弛买的那块布料。
“水笙,怎么一早就过来了?”
水笙有些腼腆。
他觉得金巧儿是个大方热情的姑娘,又能言善辩,于是将心底的想法说给对方。
金巧儿一拍大腿:“赵大哥确实冷,若非我这种厚脸皮的,平日里都不敢找他说话。”
水笙连忙开口:“不冷,不冷的……”
金巧儿嘿嘿一笑:“那是对你,”
又道:“若想帮摊子多揽些客人,我跟你说啊……”
两人交头接耳,水笙听完金巧儿的主意,赶回面摊。
*
午前,一伙商人拉着车经过,打算吃碗面继续赶路。
扭头一瞧,路边的面摊上,坐了个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少年。
水笙收拾得精神,穿新衣裳,束着发,漂亮灵气的眉眼全露出来了。
几个汉子移不开眼睛,
“你是摊主?”
水笙腼腆浅笑:“几位客人可要吃面?”
袖口下的手指绞得发紧,他忍着忐忑,不知能不能把客人揽下。
“卤,卤肉面五文一碗,多添二文,赠送绿豆羹,时下喝一碗,最消暑不过了。”
“小郎君,几个月前我们做生意路过此地,当时没见过你呢,最近来的吗?”
水笙眉眼弯弯,被几双眼睛看着,脸颊不可遏制的泛红。
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金巧儿没让他事事回应,叫他挑想回的说。
不想说的,不会说的可以不开口。
又告诉他这样做不必担心得罪客人,只要笑着,伸手不打笑脸人,别人反而更愿意照着他说的做。
“客人,要不要吃面呀?”
几个行商的汉子下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