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家的骡车里面,行李堆得满满当当,虽然一再挑拣,还是很多。
“冬日的衣裳被褥厚,实际上没几件的。你们一路平安,咱们等你们爷俩写信回来。”老太太拍拍板车,让父子两抱好暖炉。
老爷子站门口不说话,旁边站着一大群人,都是村里一大早专门来送林泽父子的。
林沐眼睛红红的,显然早已经哭过,侧着身子站一旁,眼睛一下一下往骡车那边看去。
“盛哥儿、泽哥儿你们一路平安,顺顺利利,多保重!家里的事只管安心,有我们呢。盼你们父子俩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三叔公做代表,向前两步,将一个用红布包住的大篮子塞进车厢里。
林泽父子俩上骡车,那边谢德一个利落的动作骑上马背。
“爷奶、三叔大家都保重,等我们回来!”林泽抱着暖壶,一手举着灯笼,朝村里人用力挥手。
谢德临走前,在马背上对着老爷子他们抱拳,“二老、乡亲们不必远送,我们一路沿官道前行,公子他们是赶考举子,路上皆可进驿站解决吃住事宜。”
“望小哥多多照拂,我们林家感激不尽!”老爷子郑重道。
谢德眼神没有闪躲,“这是在下的职责所在,老太爷早有嘱托。”
“驾!”
“驾——”
一马、一骡车渐渐消失在浓雾的乡村泥路中,林家村人远远跟在后头,一路送到桃花坪外的地界,方才带着满身寒凉回头……
第137章第137章赶考津贴
中午时分,赶路的三人在河边草地晒得浑身暖洋洋,跟前是简单支起的小锅,里头的热水咕噜咕噜开了。
不远处是一马一骡吃草正香。
“小哥,咱们今晚住安阳县的驿站,恰好去县衙领赶考津贴。”林郁盛抬头说道。
林泽用削尖的树枝在炭火里烤饼,把他们带出来的干粮加热。
等下配着锅里的热水吃下去,能尽可能避免吃冷的食物而导致腹泻等问题。
虽说太阳挺大,但河边的风也不小,身上的衣服是半件不敢脱下。
一路上都是坐骡车,手脚不动弹,就算有暖炉,血液循环还是不太够,手脚冰冷。
遇到比较好走的路,林泽都下去跟着跑。一开始林郁盛、谢德觉得不能理解,等林泽解释后,又看他脸色红润,浑身暖。
林郁盛也学着林泽,父子俩就变成一人赶一段时间,不赶车的人就下去跑一跑。
谢德不大懂科考的细枝末节,行程安排上,他一般都不多嘴。
相处这几日,谢德一直都是多干活少说话,嘴巴很严,“好的。老爷,我去再捡些柴火回来。”
“爹,吃一块先,我再烤。”林泽递给他爹一块烤热的肉饼,自己吃另一块。
林郁盛边吃边说,“不晓得县衙能不能给咱们一辆公车去赶考,若是再多一辆马车,咱们更方便了。”
“爹,没有公车,那个‘礼部会试’的小黄旗总有吧。咱们拿到插在骡车上,也能避免许多麻烦事。”这东西还是林泽上午赶路时,他爹提起的。
像他们这种去府城京城参加乡试、会试的考生,可以向县衙申请一辆公家的骡车或者马车使用。
县衙还会给他们的车上插一面小黄旗,这玩意是身份证明之一。进城、住驿站不用接受盘查,全程免费。
最重要的是,路上那些盗贼劫匪见到这东西,一般都不会对他们出手。一旦出事,官府必须追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