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邦酋长闻南诏灭,皆震怖曰:“自古中原无渡大金沙江者,今汉军至此,真天威也!”
阳春召诸酋至多宝城(曼德勒),水陆真腊、勃固、婆利、婆盘、堕罗钵底、女王、阿拉干等八国皆至。
阳春宣谕:“中南皆大汉疆域,诸邦宜守贡职。今遣使定尔八国差发金银,岁以为常,大汉当庇尔邦。有难可表闻,朝廷不坐视。”遂遣使巡八国,诸酋莫敢不从。
洪武三十二年春正月,云南节度使李阳春奏:“臣已遣使定诸国差发,然中南瘴疠,汉兵难久驻,请诏处置收复之地。”
帝敕曰:“使者巡察诸国后,可依人口定差发,每万户岁征千贯为率,过则生乱。中南地险,久戍非策。今南诏既平,诸国失制,必生纷争。”
“昔隆舜畏弟隆啰盛、隆贞与其争权,质啰盛之于洛阳。今啰盛年四十,尚居鸿胪客馆,娶妻生子。”
“其择水陆冲要处置汉军州县,余地可立隆啰盛为王,使续南诏祀。”
二月,帝召隆啰盛曰:“尔父昔岁屡寇边,朕故兴师讨之。及其殁,不复追究。不意二兄质尔于朝,复悖逆兴兵。”
“今平其二逆,非贪尔土。南诏不可无主,其封尔为南诏王,善奉朝命,绥靖中南。”
啰盛泣涕叩首曰:“臣及子孙永守汉土,不敢违命。”
三月,赐隆啰盛绢帛千匹,银器三十事,遣兵五百护其家眷归南诏即位。
夏五月,户部尚书高郁奏:江南东西二道户齿日繁,今逾二千万口,宜析置诸道。制曰可。
庚寅,析江南东、西道为五:曰江南道、浙江道、福建道、江西道、湖南道。
户部奏:江南道口六百余万,浙江道口五百万,江西道口四百万,福建道口二百万,湖南道口三百万。
秋七月,帝召三省六部于贞观殿谕曰:“自古税赋非易事。朕初定什二之税,以当时内忧外患未平。”
“今海内承平,其减农税为廿税三,商贾则仍什二之制。”群臣皆称善。
八月,颁诏天下:农税减为廿税三,商税如故。四野农人闻之欣悦。
冬十月,李阳春奏:隆啰盛已抵多宝城即位。臣以骠国故地为南诏疆,丽水流域置汉郡。中南九国差发已定:
南诏岁万五千贯,水真腊万四千贯,陆真腊万二千贯,堕罗钵底八千贯,勃固三千贯,婆利二千贯,婆盘二千贯,女王国二千贯,阿拉干二千贯。著为永制,后不增赋。
十二月,汉军还屯押西城。改丽水为孟州,辖七县,徙蛮民实曲州。请徙江南罪民实孟州。诏可。
洪武三十三年春正月,帝闻山丹郡王崔恕年七十有八犹纳妾,啧啧异之。
二月,燕王棣奏:臣北巡,见沙陀南窥迹,去开平百余里。
帝曰:沙陀南窥,殆欲觇朝廷兵马部署,图灭黠戛斯。王其勤巡边,慎勿为胡诱伏。
辛亥,诏礼部尚书赵光逢遣使称海,察黠戛斯状。
夏四月,云南节度使李阳春奏:大军已还大理。帝以王处直代都督云南,征阳春及王彦章、葛从周、张归霸、符存审还洛述职。
五月,燕王棣奏:北巡遇胡骑数千寇边,臣未轻进追。帝嘉曰:善,胡骑多诈,慎之。
秋八月,礼部尚书赵光逢奏:黠戛斯数与沙陀战,多失利,今部众不足十万,骑不过三万。
帝召李阳春、王建等议于贞观殿曰:“昔河北、河东疲敝,故未北征沙陀。今二道户口千万,足支王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