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簪笔集讲的什么 > 7080(第11页)

7080(第11页)

赤华见祝昭好像有话要对袁琢说,便轻声道,“姑娘刚醒身子弱,我去厨房看看炖着的汤好了没有。”

说着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房门。

祝昭望着屏风上消失的影子,眼角泛起泪光:“你为什么后来收手了?”

她转过头看向袁琢,“她是和你说了什么吗?”

袁琢沉默了片刻,方才坦白:“那日在空照寺,她叫住了我,让我不要为她出手,全她恩义”

阳光穿过空照寺的飞檐翘角,在廊庑下洒下一片温暖的光斑。

杜皎望着庭院里开得欢快的腊梅,斟酌着该如何开口。

袁琢公事公办地问道:“杜姑娘有何事,不妨直说。”

杜皎对他浅浅一笑,语气认真:“大人,我可以协助天策卫引出慈姑,只是到时你可否不要设法救我。”

袁琢眉头微蹙,语气审慎:“你是此案关键证人,朝廷律法容不得恶徒放肆,我定会确保你的安全,这是职责所在,不可能不救你。”

“慈姑安葬我亡妹,这份恩我不能忘。”杜皎的声音轻缓却坚定,“可她拐骗稚子,害人骨肉,此等不义,我岂能坐视?揭其恶行,是为全义,以命相抵,是为全恩。”

她转头望着袁琢,眼中映着光影:“此生多艰,如陷蛮荒。我早已活得太累,日夜被愧疚折磨,真的很痛很痛痛彻心扉若能这样恩义两全地离开,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风吹过廊庑,杜皎望着远处的佛殿飞檐,轻声

道:“还望大人成全,不必救我。”

炭火哔啵作响,思绪从廊庑回忆中被拉回。

他望着病床上低头沉默的祝昭,起身走到桌边,提起茶壶倒了盏温水,将杯盏递到她的手中,声音低沉:“她很煎熬,很痛苦”

袁琢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收紧。

那一天,他看懂了杜皎眼中的释然,或许,只有同样活在痛苦里的人,才能真正读懂那份求死的决绝。

祝昭轻声叹了口气,却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翻涌的情绪,唉声叹气了半晌只能说出:“只是我现在已经死了,没能去她的坟前祭拜一番,连束腊梅都没能给她带去,也不知是否日暮斜阳之时,坟茔挨挨挤挤。”

“离开元安前,我曾经再去过一次归芜山。”祝昭缓缓道,“归芜山上有一座破败的祠堂,里面供奉的是一位颜姓女将。”

一线天光从破败的屋宇处射下,将将落在了石像的脸上,满目慈悲,满目意气。

去岁鸟儿衔来种子,于是在这样一个不可能发芽的冬季,缓慢地破土而出,尽管行道迟迟。

“那日随你去宫中赴陛下的千秋宫宴,其实我在藏书阁中遇到了皇后娘娘。”祝昭道。

袁琢抬眼。

“她问我,有没有找到过一本只写女子的史书,她告诉我她的名姓字,她同我说,往后我若是遇到百思不得其解之事,就去写话本”祝昭像是在喃喃自语,像是在回忆,像是在摸索。

“想来如今,我才悟出皇后娘娘的深意,当今大雍,既有慈姑之流泯善恶、逞凶作恶的女子,亦有皎娘这般为全恩义而从容赴死的女子,更有公主殿下那般竭心力为天下女子谋生路,开教化的女子,只是待我们这些亲历见证者逝去,世间又有何人还记得她们的大恶之行、大义之举?百年而后,她们是否也会如归芜山上的女将军一般,荒冢湮于蔓草,姓名没于尘埃,无人知晓,只是破败,直至渐渐销声匿迹。”她看向袁琢,像是问他,更像是问自己,“曾有位娘子问我,为何我们的命这般轻,是啊,这般轻,但若我拼命地为她们留下文字呢?百年过后,谁又敢说她们不曾存在过呢?”

言罢,她扶着床沿缓缓站起,袁琢连忙上前欲扶:“你身子未愈,想要干什么,我来。”

祝昭却抬手挥了挥,示意他莫要相扶,声音异常坚定:“我要全礼节。”

她站起身来,又郑重地跪了下去,朝着元安的方向静默叩首,叩谢皇后娘娘教诲之恩:“史册无她,愿以簪为笔。”

祝昭终于看清了那日皇后笑中所含的感情了,像是托付,像是寄托,像是传承。

历史宏大,苍凉,沉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