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也非常支持他这种做法。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占用农田了。这件事情,县里必须要迅速进行调规才行。”
(名词解释:调规——就是把农田调整为商业用地。)
赵欣点了点头:
“这个我们会马上着手处理。毕竟,如果要将这里发展成旅游景点,土地的用途肯定是需要调整的,否则就没有足够的土地来进行建设了。”
李旭日说:“目前我们的做法,是用钢架棚支撑起饭店,属于可拆性建设,还是符合法规的。”
赵欣说:“对。扎棚不属于占用基本农田,我们会马上申请沿河的土地为旅游用地。你可以去找乡里的邬书记,我会跟他沟通。”
李旭日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书记了!”
赵欣说:“我们都要感谢郝书记,发现索洞的旅游因素,引进泰安集团投资。”
这件事,我本来只要李旭日去找邬加林就行,但正好碰上,跟赵欣说一说则更好。
紧接着,话题就自然谈到了与旅游相关的吃喝玩乐。
赵欣一拍大腿,说:“书记,我们到乡下一户农家去吃醉蟹。”
谈到吃,李旭日来了兴趣,说:“去。八九十月蟹正肥。”
赵欣说:“在乡下,不过也不远,约七公里,我先打个电话。”
说罢,他就打了电话,说了几句,站起来说:“现在就去。”
赵欣也不叫司机了,就坐我的车,李旭日的车跟在后面,往城东而去。
出城约三里,赵欣就指挥万舟往山冲里走。
一条不宽的公路,公路下有一条溪流,溪水潺潺,欢快奔流。
进冲三四里,赵欣指着前面一栋民房对万舟说:
“在前面过桥,就是那栋房子。”
所谓桥,其实很短,也不宽,不过万舟的技术好,一下就过去了。
旭哥技术更好,也跟上来了。
两辆车就停在那栋白粉壁屋前。
地坪里站着一对夫妇,赵欣下车给我介绍:“老黄和妻子。”
然后向老黄两口子说:“这是地委郝书记,那一位是郝书记的朋友李总。青年人是郝书记秘书小万。”
老黄上前,伸出双手,握着我的手说:“郝书记好,听说索洞要大搞旅游了,全是托您的福。”
我侧脸问赵欣:“这儿也属索洞乡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欣说:“对,都是一个乡。”
我说:“不是托我的福,是你们索洞乡有好山好水呢。”
两位老人把我们迎进里屋,女主人泡茶,男主人发烟。
一会儿,女主人生火做饭,老黄陪着我们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