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张老娘不一样,人家儿孙满堂,张老爹年老力强,跟闺女走,那不能够。
郑爱国等在离老张家有一段距离的老树后边,时刻紧盯着院门那。看见张翠花的身影,赶紧骑过去,等人上车就‘呲溜’骑走。
他急着张翠花说的话‘被发现了又是一顿拉扯,咱放下东西就走’,所以只顾着骑车,等骑出二里地才注意到张翠花情绪不对劲。
而此时,正哭的伤心,忽然被蒙头扔了一把钞票的张老娘,捡起砸她身上又掉地上的一摞钱票们。一看那老些钱,她就知道是她闺女回来了。
寻着脚步声出去,却只看到坐着自行车的背影。
张翠花平时也不算爱絮叨的人,只能说爱骂人,现在她又没只说自己生气了。
所以她万万想不到郑爱国这句疑问的由来,啥叫她‘生大气’了?
郑爱国继续小心翼翼的问:“就是,我感觉你生气了,还有点伤心,有点仿徨,有点”
“不来了啊,郑爱国,你们部队还管教文化课呢?这小词说的。”
张翠花被他逗笑,继而沉默了一瞬,说道:“我就是觉得大家都不容易,唉。”希望张老娘知道把钱握在自己手里吧。
该说不说,郑爱国不愧是被国家培育的人才,不光小词整的一流,这体力也很不错。
溜达了好几处,还能一口气骑到家,到家的时候连十二点半都不到。
早春的风簌簌凉爽,把张翠花那点悲春伤秋吹得丝毫不剩。不过等她进了大门,她才知道刚才的气闷只是小儿科。
院子里已经疯了,到处都是土堆,不知道的以为她们家翻地三尺挖古董,或者要盖新房。
废旧木板、树枝交错插连,整个一作战现场。别说傻娃家的棚子,就是猪圈都差点让他们拆了。
“傻娃,早早投降,饶你不死。”
一堆土堆和木板组成的战壕后边,传出郑建军慷慨陈词。
此时场面一阵寂静,没人敢出声提醒他们张翠花回来了。郑爱国装木头人,姜韵宜和郑大明躲在正屋帘子后面闭紧了嘴。
据说是傻娃的埋伏点那里传来一阵细细碎碎声,“被听他的,他扯谎,我赌傻军弹弓里没有子弹。”
是郑冬梅的声音,很坚定,颇有运筹帷幄的气场。
但是郑森林说话了,“我听见你说话了,姑,我可一颗子弹都没打呢。”
双方谈判进行的很不顺利,站在大门口的张翠花也快要绷不住汹涌的怒火。
关键时刻,还是郑建军的鼻子发挥了作用,“停会停会,我咋闻见炖肘子的味了?咱嫂子是得下午才回来吧?”
这么一说,郑冬梅好像也闻见了点香味,隐隐绰绰的勾人馋嘴,“是吧,咱哥都拿着介绍信去县里等着了,他们得下午扯了结婚证才回来。”
拿哪来的大肘子?他家也没肘子让他娘霍霍呀。难道是隔壁?
越闻越香,被这么肥美丰厚的大大肘子勾引,郑建军顿时没了玩打仗游戏的心思。
他囫囵个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不顾郑森林躲避飞尘的嫌弃眼神,说道:“我去村口望望嫂子,先休战吧。”
话没说完,被‘咻’的一声击中脑瓜。
郑建军出离的愤怒了,不是都说休战了吗?还讲不讲规矩了?
“规矩?呵呵。”熟悉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