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后她都能出插画绘本,没道理她现在水平上了几个台阶,反倒不行了。
袁经理觉得这话说得太孩子气。
自己觉得自己画的好有什么用呢,得大家觉得好才好,他就觉得这种绘本的风格形式很陌生,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不行,没有这个先例。”
闻慈急了,但还是好声好气地劝:“凡事都有第一遭嘛,人家港侨同胞都认可我的绘本,愿意购买,这证明它一定是有市场的,港城风气西化,说不准代表人家外国也会喜欢我的绘本呢?这要是可以的话,说不准我还能为国家赚点外汇的。”
袁经理瞅了它一眼,因为闻慈的年纪轻,他半点没因为对方的辩解而生气。
他觉得有点好笑,“就这一本画儿,能卖几个美元?”
闻慈一噎,她哪里知道这会儿的外国绘本价格,但肯定不便宜——国外的书籍哪怕在几十年后都比国内贵,一本教材相当于国内几百的情况相当多见,图书当然也是这样。
她脑袋一转,就找到了理由,“但是它的成本也很低啊,如果我画完了,那成本只有印刷、运输之类的费用,不管能卖出几美元,肯定都是赚的。”
只是苦了她的脑袋和手,被自贬身价。
袁经理表情微动,这倒是说得没错。
印一本书才能花多少钱,他们国家一本贵的小人书才几毛钱,但按照国外的收入,他们月工资上千美元,哪怕一本图书只能翻个十倍,三美元,那都是他们大赚特赚。
但这本所谓的绘本,真能卖出去吗?袁经理对此报以怀疑。
闻慈也许不懂,但他是明白的。
许多国家对他们目前是抱有偏见的,他们生产的产品在他们眼中低人一等,而这种教育娱乐性质的东西,更很难得到认同——哪怕闻慈画得很好,可能也没有人买。
袁经理一时间陷入沉默,闻慈大脑飞速运转,试探着开了口。
“实在不行,我们用外文出版?”
袁经理诧异地抬头看她一眼,“你还会画英文?”
这句话脱口而出,他就反应过来,这画是不分语言的,只有旁边的文字旁白才分语言,而闻慈这本用的都是汉字,如果用英文出版的话……他心中微动。
闻慈努力道:“可以在港城试试嘛,说不定可以以小博大,是不是经理?”
袁经理的理智告诉他这是个不太能实现的可能。
闻慈为了自己的绘本费尽了口舌。
“对外交往总是脱不了文化这一关的,虽然绘本只是个很小的东西,但它是面对孩子们的,儿童的思想是最容易塑造的,说不准,可以稍稍改变一下外界对我们的看法呢?”
“只要外交部或者外贸部他们同意,我一定会努力画好的。”
“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的改变,只是一点图书而已,说不准就成功了呢?“
袁经理看她一眼,“你倒是很聪明,”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这么远的。
闻慈被夸了也不高兴,期待地看着他,“那领导您同意了?”
“没有,”袁经理说着,在闻慈失望的注视下拿起座机电话,“我要给上面汇报一下,”不可否认,他被闻慈说动了,的确是,绘本又不是像工业科技一样需要投入几十上百万的东西,它成本低廉,只需要一个画师而已。
而且文化传播……他觉得闻慈这姑娘在上面有人,不然她怎么知道上面的动向的?
闻慈其实哪里知道首都的风向。
但是文化的重要性谁都知道,越往后,文化对各个国家的影响力就会越大,就像岛国的漫画、高丽的偶像,都是未来代表性的流行文化,年轻人最容易受这些文化影响。
国家想要发展,肯定是避不开文化战这一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