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移民海外,他内心并不愿意。
年纪一大把,不清楚自己还能活跃多久。
更不愿意临终都埋骨他乡。
“师傅,我理解。”
栾学堂颔首认同,陈焕章算是他心中真正的恩师。
感情上,他对陈焕章最为深厚,因此能理解后者的选择,只是心中免不了几分酸楚,他离去后,自己恐怕一生再无相见的机会了。
“几位大师傅,去留全看你们自己,并没有硬性要求。”
看着王卫国、田正业等人,栾学堂这样说。
他当然期盼能得到王卫国的帮助,相信有他在身边,一定能打造一个闻名全球的新丰泽园。
“栾掌柜,我并无出门意向。”
王卫国摇头谢拒。
“不再操持厨房后,也可以尝试做其他的事。
清闲度日,倒也不错。”
几人中,田正业与黄明远等也颇显犹豫不决。
他们都已不年轻,且各成家立业。
尽管内心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但带着妻儿,做出决断并非易事。
厨师田正业、黄明远与吴茂典三位师傅,正值尴尬的人生阶段。
他们四五十岁,在厨艺领域尚是黄金时期。
退休之日仍遥远,心中盘算着还有没有机会再创辉煌。
众人对栾学堂的性格知之甚详,他对员工确实大方得体。
若无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毅力,栾学堂也不至于从一名跑堂建立起丰泽园的名声。
假若栾学堂提出他们另谋出路,即使迁徙至上海或江城,他们毫不犹豫便会随行。
然而去海外对他们来说,宛如步入未踏之地,不知洋鬼子们对中式菜肴是否会欣赏,亦未知前途几何。
更何况他们生长于旧时代,观念保守,认为叶落归根是首要之事。
漂泊在外老无所依的风险,在他们的设想中颇为沉重。
相比陈焕章师傅,已近古稀,他的考虑或许更为单纯。
“每个人各有追求,我明白你们顾虑。”
栾学堂点点头,了解几位师傅心中的纠结。
毕竟新社会看待成分问题,丰泽园的师傅虽非最佳出身,但也绝非低微。
与他栾学堂有着明显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