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有风险的,既能成神,也能扑得个底朝天。
但套路的风险没那么大,只是被骂几句古早,然而古早有市场啊。
何编剧跟锦梨讲完戏后,出了化妆室,来到导演的休息室。
休息室里。
不仅李导在,张制片也在。
没等李导说话,张制片就率先问:“怎么样,跟锦梨沟通过了吧,感觉如何?”
何编剧思索了一会儿,缓缓道:“不好说。”
张制片急道:“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你怎么还弄个不好说,把人吊得不上不下的!”
倒是李导猜出了什么,不由道:“是不是本来觉得她是个新人,什么都不懂,需要好好教。
但跟她沟通了之后,又觉得她不像是个新人,态度什么的都很专业,所以不好确定?”
何编剧沉吟:“一半一半吧。”
他解释:“她表现得并不像是个新人,没有问我很多问题,基本都是我在说,但她偶尔提出来的问题又很厉害,把当时角色的处境把握住了。
可要说不是新人吧,我也不确定,她并没有深入跟我沟通角色,给我的感觉,就是她已经揣摩好了这个角色,所以不需要再另外跟我沟通。”
他话语一转,“但我又觉得她没拍过戏,行事应该没这么老辣,所以思来想去,我也猜不透她的路数。”
见李导跟张制片神情都有些凝重,何编洒脱一笑。
“你们也别太紧张,我们总得试试她的水准,才好定接下来的安排,剧本我只是精简了一些情节,还没大改。
我打算等锦梨把今天这三幕戏拍下来,看看其能力,再去想要怎么改。
我们选的这三幕戏,情绪是层层递进的,一层比一层强,总能试出她的水准。
还有几天时间,咱们慢慢磨,只要不发生上一个冤种演员那些事,就已经很好了。”
何编剧说得也有道理,张制片跟李导对视了一眼,也只能先这样了。
再怎么着急,也没用!
一个小时后,锦梨妆造完毕。
她觉得,剧组今天选择这三幕戏,不仅是情绪层层递进的原因,更有一个原因,这三幕戏用的都是同一套戏服。
穿同一套戏服,就能省去重新换装、做妆造的时间。
场记在剧组里到处跑。
他要统筹很多演员,为了锦梨的戏,已经提前把第一场戏的侍女都叫了过来。
“快快快,跑起来啊,你还要剧组等你啊!”
“还有打光的,打光的大哥赶紧过来!”
“走位走了没有,专门走位的替身呢!”
锦梨又是在原地等了十分钟。
等所有人都安排好后,她才放下手中的五三,走到定好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