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印度一男子娶39位妻子 > 第三十章 要像渣男一样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第2页)

第三十章 要像渣男一样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第2页)

而现在才是1991年,印度正处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外汇枯竭,进口商品价格畸高,这个比例只会更低,可能连百分之五都不到。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个巨大到令人窒息的市场空白!一个潜在需求极其刚性的蓝海!

拉维嘴角微微翘起。卫生巾啊!这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却是无数女性每月必备的快速消费品,其市场容量和利润空间,一旦开发出来,将是天文数字!

而且这玩意,似乎……也能巧妙地融入到他的“阿育吠陀赐福”系列产品体系之中?

毕竟,妇科健康、女性福祉,怎么不算是一种神圣的关怀呢?毗湿奴神庇佑众生,自然也包括庇佑女性的健康与尊严。由神庙体系推广经期卫生知识,并提供“洁净、神圣”的阿育吠陀护理产品,听起来是不是非常顺理成章?

“这绝对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备选方案,甚至可能是比香皂更庞大、更持久的现金奶牛。”拉维看着眼前的纺织设备,摸着下巴,陷入了深思。

电影里的“护垫侠”孤军奋战,生产卫生巾时,遭受了无数白眼、嘲笑和不理解,甚至被逐出村庄,被认为是变态。

但他拉维不一样。他是婆罗门,是神庙祭司,是毗湿奴神在尘世的代言人之一。

他的一句话,就是带有神性的指引。他若倡导女性经期卫生,推广相关产品,那些保守的男人们、女人们,谁敢轻易质疑?只会觉得这是神的旨意,是神圣的进步。

而等广大女性真实感受到卫生巾带来的健康、舒适和尊严后,她们以及她们的家人,对拉维、对夏尔马家族神庙的感激和虔诚,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护,其价值远超金钱。

“不过,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拉维很快冷静下来,“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利用现有条件,先生产棉布和香皂,积累资本,打通渠道,稳住基本盘。卫生巾项目,需要更周密的技术准备、设备改造和市场教育,可以作为一个中长期的重点项目来筹备……”

他在心里默默规划着。

这1991年的印度市场,简直是一片未经开垦的沃土,可以做的赚钱生意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处处是蓝海。

他的当务之急,还是先利用苏联解体这个历史机遇,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积累第一桶金。

等明年印度国内的经济自由化浪潮彻底开启,政策更加明朗,民间活力迸发的时候,他才能有足够的资本和实力,去快速扩张,占据各个领域的制高点。

接着,拉维又在马尔霍特拉的陪同下,仔细查看了工厂的其他区域,包括宿舍、仓库、水电设施等,那栋二层小洋楼他决定暂时作为办公室和未来技术研发室,查看的同时,他向马尔霍特拉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造要求和急需采购的物资清单。

马尔霍特拉自然拿出随身笔记本,一条条认真记下,并保证会以最快速度办好。

————

等拉维回到巴塞尔镇神庙的时候,夕阳已经将天边染成了绚丽的橘红色。

神庙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金色的余晖洒在白色的墙壁和古朴的屋顶上,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然而神庙前的空地上,却比往日更加热闹。

令拉维稍显意外的是,今天神庙外面聚集的人似乎又多了一些。

这些多出来的并非面黄肌瘦的难民,而是许多穿着相对体面、神色也健康红润得多的人。

他们有的安静地排队等待进入神庙祈祷,有的则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目光不时敬畏地望向神庙深处。

“今天怎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朝圣者?”拉维稍感奇怪。

这些人的身份他自然知道——是来自周边地区,甚至更远地方的虔诚信徒,专门来朝拜毗湿奴神,同时也是来聆听潘迪特教诲的。

自从之前阿肖克妮和米拉这两个《拉贾斯坦时报》的女记者,把他救济难民、甘愿“牺牲”婚姻换取粮食的事迹报道出去后,就陆续有周围镇子、甚至邻县的信徒们,慕名前来夏尔马家的神庙朝拜,香火钱也日益增多。

随着时间的发酵,尤其是《拉贾斯坦时报》后续几篇跟踪报道的推波助澜,这样慕名而来的信徒与日俱增。

但往日里来的信徒,绝没有今日这么多,眼看都接近黄昏了,庙外居然还聚集着这么一大群人,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拉维今天从工厂奔波回来,有些疲惫,不想从正门进去应付这些热情的信徒和可能存在的采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