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有澄澄了,孩子也拉扯这么大了,再要一个我们也没精力带,家里这条件,还不如竭力为你治病,咱们一家三口好好的过日子比啥不强?这孩子,他来的不是时候啊。”
说话的是养母,她往日嘹亮的嗓音压的很低,声音中带着些疲惫的哽咽,似悲似叹。
秋澄是自己要求养父母弃养她生下那个孩子的。
她是最清楚他们多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的人。
秋澄自己回了孤儿院。
可少了一个她,并没有为这个家减少什么压力。
长期的透析需要大量的金钱,嗷嗷待哺的弟弟的成长也需要很多的钱。
最终的结果不过是换肾。
可那哪是说换就换的?
能不能找到配型先不说,就是那高昂的手术费,也难倒了这个平常家庭。
简不听似是想起了什么,说:“你觉得秋澄多大年纪?”
傅珩之皱眉,他倒是没太注意这些,细细回忆了下:“二三十岁吧。”
女人的年龄猜不得。
秋澄面色不是很好,营养不良的暗黄,再加上憔悴的黑眼圈和微微可见的眼袋,看起来应该将近三十岁了。
简不听翻出秋澄的资料拿给他看,上面赫然写着——22岁。
很难想象一个22岁的小姑娘竟然憔悴成了那个模样。
她十二岁那年,刚好是十年前。
她被送回去的日子,谷久瑄还没见到简婷婷。
他对这个跟他同龄的姑娘有点印象。
小小年纪的她手脚麻利,白天认真读书,晚上就到处找活干。
她从来没有在孤儿院写过她的作业,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她从来不带回来解决,中午和课间的时候她会就在学校把当天的作业写完,每天早晚在孤儿院吃饭,每天起的最早,睡得最晚。
即便如此她的成绩也很好,是那种时不时能拿到奖状和“三好学生”证书的好。
只不过,他没过多久就被简婷婷送去了封闭式学校读书,以后也没关注过她了。
因为她勤快肯干,又是在孤儿院算是被李玉慈看着长大的,所以李玉慈很喜欢她。
李玉慈眼中的秋澄很喜欢孩子,她把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记得很清晰,包括谁几号打了疫苗下一次打疫苗是什么时候,谁每天要吃什么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等等。
一百多个孩子将近二百人,只有她做到了如数家珍。
以至于李玉慈甚至把她当成继承人在培养。
可李玉慈不知道秋澄为什么能做到如此。
不是因为她天赋惊人过目不忘,也不是因为她深爱这群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