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有一个视频播放破万,大家都会开心半天。
简欣是个敢想就敢做的人,为了得到真正的舞台,她带着这些视频四处跑、四处问,真就争取到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演出机会。
比如一些商场商铺的小型活动,或是百人以下的LiveHouse。
乐队渐渐在帝都一些娱乐场所中有了一点小名气,能够找到的演出机会也就渐渐多了起来。
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大家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才能玩好音乐。
比如经典老歌加入现代元素的改编,电子和国风的碰撞,以爵士的方式爆改流行,时不时再夹带私心地往表演里塞进一点乐队的原创。
生活就这样瞬间充实了起来。
讲真的,简欣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忙忙碌碌的充实,满载着追逐梦想的热情。
最重要的是,只要忙起来,她与言露的聊天记录里就不再只有她一个人的梨花体和表情包了。
当一日三餐的问候,变成留言板式的交流,简欣终于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公平。
是啊,她就是在什么地方都有奇怪的胜负欲。
从前不停给言露发消息,是控制不住想要和她说说话的那颗心,其实每次得到敷衍回复的时候,心里都有许多说不出口的挫败。
现在好了,她没有赢,但也不再总是输掉的那一个了。
她想,她应该是长大了吧。
长大挺好的,长大后世界也在变大,她终于不再把言露当做一切的轴心,甚至时不时回想起先前的自己,都会感觉如今的自己特别成熟。
只是偶尔也会遗憾,总觉得这样的变化,会让人在静下来的时候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但是没事,不静下来就好啦!
简欣这般想着,愈发投入进乐队之中,只在感觉某个作品比较成功之时,会给言露分享一个链接。
而言露也一如既往地忙碌,偶尔和她抱怨一些数据上的事,偶尔提上几嘴自己写得很满意,或者比较期待写到的情节。
只是这样的偶尔越来越少。
简欣现在专心搞乐队,没什么空看她的文了,有些剧情没看过前面的许多伏笔,就算详细说了前因,好像对方也不太能有很深刻的感受——多少有点对牛弹琴的感觉了。
所以言露也减少了对简欣的倾诉,只一门心思认真写文。
大二下学期,六月左右。
暑假就快到来,言露收到了出版商的问价,成功卖出了手里一篇文的实体版权。
她闷了好久,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想等暑假回家,给简欣一个大大的惊喜。
她知道,简欣在学编曲,已经眼馋一个midi键盘很久很久了。
虽说出版的稿费要等定稿上市后才能到手,但她还是想把它偷偷买回来,亲手送给简欣,然后再告诉她,这是她用这笔出版费买的——这个midi键盘,只会是一个开始,她一定能赚更多更多的钱。
她要卖更多的版权,成为一个特别火的作者。
到时候,先还上叔叔阿姨的钱,再买一个简欣心心念念的大别墅吧。
那一年的寒假,她说的话都是真心的,她不想永远只是一个被简欣保护着、照顾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