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认为宋煊是有一颗侠义之心的。
方才宋煊的所作所为,更加遵从本心做事罢了。
晏殊忍不住莞尔一笑。
宋煊这小子无论是学识还是思路都挺优秀的。
唯有胆子,太大了!
这可不是好事。
尤其是在官场上而言。
寻常人若是被人用家世压住尚且情有可原,此子若是考不上进士,怕不是要效仿黄巢啊!
此番自己没有把他从勒马镇带出来,将来怕是要成为地头蛇了。
将来的宁陵县县令也得卖给他宋十二几分薄面,与他相互合作。
不过让晏殊庆幸的是。
此子本性善良,终究是没有走上“歪路”!
范仲淹与晏殊对于窦臭这类人真没辙,人家就是这个风格,可他儿子以势压人,那就有太多说辞了。
他们一点都不惧!
……
丙房内。
其实不仅仅是宰相之子王从益。
自他之后,皆有同场学子过来同宋煊打个招呼。
表达了自己对宋煊的钦佩之情。
我辈读书人就该如此!
“在下王尧臣,方才之事让我十分汗颜,佩服。”
王尧臣是贡士,他没有参加殿试,转而进入应天府书院深造,就是想要待到科举考试后一举夺得状元头衔。
其实按照王尧臣的身份,属于是免试,但他还是想要考一考,加强自己的手感。
宋煊也是礼貌回应,介绍自己。
二人都是应天府人士,算得上是老乡行列。
“我想问一下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面对这位状元的人选,宋煊脱口而出: